(术语)断灭烦恼之根本思量分别也。有意识乃生分别,分别生种种烦恼。故烦恼断灭,必意识断灭。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法华经化城喻品说,有导师欲率众越五百由旬之险难至宝处,恐众疲倦而还,遂方便于三百由旬之中途作一城,暂...谓业力系缚有情使不自在。又作业缚、业罥、业绳。身、口、意所造之善恶等业,如绳索系缚众生于三界之牢狱,故称业系...(术语)十想之一。五阴之身,常为诸苦所逼迫。为此想,则智慧生而众苦得灭,谓之苦想。见智度论二十三。...【唯本有种】 p1008 成唯识论二卷九页云:此中有义,一切种子,皆本有性;不从熏生。由熏习力,但可增长。如契经说...忍波罗蜜,梵名 ārya-Ksānti-Pāramitā。为十波罗蜜菩萨之一。又作忍辱波罗蜜菩萨。音译为阿利也乞叉底波罗蜜多...禅林用语。譬喻打破断灭顽空之枷锁,从烦恼执着之系缚中解脱而出。续传灯录卷三十四密庵咸杰章(大五一·七○四中)...(杂语)Mama(一言声属声),译曰我之。演密钞八曰:我字,梵音么么。译语杂名曰:我,么么。...(经名)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分卫为乞食之梵语Piṇḍapātika,说过去世有佛。与弟子俱乞食。...阿弥陀经所破三轮之一。指有情与无情皆是不净,器世间亦不净。无常、不净、苦三者相依而转,皆坚固而难以摧破,犹如...又作逆顺纵横。顺逆,指顺境、逆境。谓不论遭遇顺境、逆境,皆能任运自在,而心不动摇。碧岩录第一则(大四八·一四...云何法决择?法者,谓十二分圣教。何者十二?一契经、二应颂、三记莂、四讽颂、五自说、六缘起、七譬喻、八本事、九...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梵网经菩萨戒》谈到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菩萨戒的核心精神。 菩萨戒含摄着声闻戒核心精神,核心精神就是孝,孝名...有一只老虎王有一天跟其它的老虎说:从今天开始,看到出家人,看到佛教徒,不准吃! 其它的小老虎就问老虎王:为什...
【随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具足世路光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得无碍智。能修种种清净事业。随住如是诸佛国...
静坐对我们的身心都有好处。它能促进身体的健康及心理的平衡,能使我们减少执着,也能使我们的头脑更冷静、更清楚;...影响人寿命长短的因素很多。刀枪水火,天灾人祸,这些看得到的、人们容易理解的就不去讨论了。这里主要讨论人的性-...
母亲具备了十种德行 一名为大地于母胎中,为子女所依托孕育。 二名能生经历各种痛苦而生产。 三名能正常以母手调理...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
我们要知道,在观想过程当中,当你起观,不管是观极乐世界的光明相、或者是清净相、或者是庄严相。你心中一旦出现一...
意根坐断
【佛学大辞典】
上篇:意近行 | 下篇:意马 |
禅林用语。指住于毗耶离城之维摩居士。老古锥,指老练圆熟之师家。从容录第六则(大四八·二三一上):“药之作病,...
三百由旬
业系
苦想
唯本有种
忍波罗蜜菩萨
敲枷打锁
么么
过去世佛分卫经
不净轮
顺逆纵横
法决择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菩萨戒的核心精神
一个佛教徒的嘴巴

地藏菩萨晨朝入定度众生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坐的基础
好色纵欲就是自杀,不但害己也害人

为什么修行人要精勤修习孝养父母之道
敬老院墙上的一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