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说四圣谛喻以一切足迹中象迹为第一。摄于中阿含经七。更有一卷,异学卑卢说象迹王之喻赞佛。佛更具足说之。证无漏为极大象迹。摄于中阿含经三十六。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小乘五果之圣者,回心转于大乘之年限,各有差异。涅槃经谓须陀洹果之圣者,得涅槃经八万劫,斯陀含果经六万...谓清净虚空之理有十种义用差别。即:(一)无障碍义,谓虚空之理于诸色法中,圆融无障碍。(二)周遍义,谓于一切处无所...蕴,积集之义。蕴落即谓五蕴之聚合犹如人之集居于聚落。释摩诃衍论卷一(大三二·五九五中):“四者厌患最,已过五...梵语 dharmatā、bhūta-tathatā。原义为本体、实体、真相、本性等;引申指一切万法真实不虚之体相,或真实之理法...【欲爱】 p0983 如爱支差别中说。 二解 瑜伽六十七卷八页云:又卽此爱、界差别故;复有三种。谓欲爱、色爱、无色爱...(书名)一卷,清丁谦着。其序曰:此由杨炫之洛阳伽蓝记中摘出。炫之跋云:惠生行记,事多不尽录。今以道药传宋云家...亦名:尼中五受、比丘尼受戒法五种、受比丘尼戒法五种 子题:八敬受具、二十众受具、遣信受具、小年曾归受具、边方...云何病苦?病谓头痛。眼痛耳痛。鼻痛舌痛。面痛唇痛。齿痛腭痛。喉痛心痛。风病嗽病。气病噫病。癞病痔病。痢病麻病...为天台大师智顗解释“妙法莲华经”经题“妙”字时所立本门十妙之第八。谓本佛所示现之涅槃不可思议。此非为调伏众生...(名数)一由色界中间定以上乃至有顶天之善曰无寻业(二禅已上亦无伺),此唯感心受而不感身受,身受必与寻伺俱生,...【顺乐受业】 p1106 瑜伽九卷七页云:顺乐受业者:谓福业、及顺三静虑受不动业。 二解 瑜伽九十卷三页云:顺乐受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
随烦恼二十: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言逼恼之义有,害者逼恼他故。嗔一分摄。若...
一个人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成佛之后,所谓心转则一切转,内心转凡成圣以后,整个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整个无情的大...
光阴就是这样快得很,我们现在明白应该使劲地抓住它,不要浪费它。但是是无可奈何,就像眼睁睁看见他溜走,我小时候...
佛法对感情的看法是什么?这个每一个宗教,不是讲爱就是讲博爱,要不然就是讲慈悲。那么我们要从人的最底处的地方谈...
这用功,昏沉大的人,话头不得力,是没有用力参,没有在不明白上面来着手。心不归一,昏沉就大的很。再说,有的师父...
楞严经把生命分成二个根本:一个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就是我们心中的妄想;一个是涅槃功德的根本,就是我们真实的心性...
如果一个人具有了正确的义利观,就会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企业的成员能有正确的荣辱观,尊道贵...
古人说,慈不掌兵。孙子也说,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而我认为,慈能掌兵。因为...
象迹喻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象迦叶 | 下篇:象教 |
(杂语)婆伽梵Bhagavat之略,佛之尊称。...
五果回心
性虚空十义
蕴落
实相
欲爱
西域求经记地理考证
尼受戒法五种
病苦
本涅槃妙
二受业
顺乐受业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害者逼恼他故,正障于慈悲

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成佛不能分内外

别在烦恼当中浪费自己的生命

佛法对感情的看法是什么

如果有功夫的话,哪还有个情色动

人生要经营的是你的「内心」

企业的保富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