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天台大师智顗解释“妙法莲华经”经题“妙”字时所立本门十妙之第八。谓本佛所示现之涅槃不可思议。此非为调伏众生之懈怠而现之涅槃,乃系常住本寂之本时涅槃。[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法华玄义卷七上](参阅“十妙”436) p196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迦絺那衣守衣人 子题:持迦絺那衣比丘 行事钞·自恣宗要篇:“明持衣人。(一、十诵)十诵云,守衣人,具不爱...(术语)十使之一。无明能驱使人使流转于三界,故名使。...(杂语)五种结界之一。结界之地形,由水,石,路等作半月之形。...【具四功德方获四种妙陀罗尼】 p0826 瑜伽四十五卷十六页云:若诸菩萨,具四功德;方获如是诸陀罗尼;非随阙一...极乐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中,国土十七种庄严之一。往生极乐净土为弥陀眷属之诸圣众,皆由弥陀之正觉华化生,一味平等,...(术语)真言宗十住心之第九。华严经所说圆融法界之理也。真如无自性,故缘起为万法。所起之万法,亦如真如之性无自...八识中的第七末那识和其他六识,都是依第八根本识转变而生起,所以七识称为七转识。...(杂语)朝野佥载曰:崔泰之哭李峤诗曰:魂随司命鬼,魄逐见阎王。五灯会元曰:净昙偈曰:五十六年成话欛,今朝死去...【灭法智】 观三界之四谛而发的十六心‘八智八忍’之一。即缘欲界之灭谛所得之无漏智;亦即照了欲界灭谛之解脱道智...(堂塔)奉祀先人遗像之所。古今注曰:庙者,貌也。所以仿佛先人之容貌,庶人则立影堂。释氏借此二字谓安置佛祖真影...全一卷。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叙述地藏菩萨之誓愿、功德、陀罗尼等。地藏菩萨系以“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
问: 佛陀在火宅喻中并没有提出消灭火的方法,而是要我们赶快离开。出离很潇洒,灭火却很痛苦。请师父慈悲开示,怎...一家公司的老板正在气头上,他对公司经理大声呵斥。 经理回到家对妻子大声呵斥,说她太浪费了,因为他看到餐桌上的...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欢喜或满腹烦恼,需看过去是否和对方结了好缘。有所付出,彼此互相关怀、互相照顾,即是好因缘。...
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有时候表面上看是做好事没好报,做坏事反而好处多多,可是实际上这里面有个民间流传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北宋年间...
问: 《无量寿经》十八愿说的至心信乐,标准是什么?不能至心就不能往生吗? 宏海法师答: 对的,假如不能至心,就...
战国时候,各国之间争战不停,国与国之间也常订定各种盟约,当时常会将太子交给对方做人质,以表示能够信守盟约。魏...
一个清净的比丘跟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在乡间的小路走的时候,尚且不踏生草,作为一个生草它虽然没有生命,但是它却充...
本涅槃妙
【佛光大辞典】
上篇:本时 | 下篇:本神通妙 |
(名数)六道中有胎卵湿化之四生,谓之六道四生。...
迦絺那衣持衣人
无明使
半月形相
具四功德方获四种妙陀罗尼
眷属功德
极无自性心
七转识
见阎王
灭法智
影堂
地藏菩萨陀罗尼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外在的火是惹不起的,只能离开
用宽容和爱心去化解怨恨
佛陀与阿难的往昔因缘

浊乱恶世成就易往却非易
做好事没得好报?

不能至心就不能往生吗

谣言止于智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