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塔)奉祀先人遗像之所。古今注曰:“庙者,貌也。所以仿佛先人之容貌,庶人则立影堂。释氏借此二字谓安置佛祖真影之堂舍。”雍陶诗曰:“秋磬数声天欲晓,影堂斜掩一灯深。”李远寄友诗曰:“他时若更相随去,祇是含酸对影堂。”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佛灭后的第三个五百年为多闻坚固时期。...密教修招魂作法时所结之印契。为延留临死病人之魂魄于现身,以求延命而结之印契。其结印之法,据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梵语 varga,巴利语 vagga。即品、篇、章、部、类。旧婆沙论译为跋渠,新婆沙论译为纳息。有区分、聚合之意;即同一...全称无因有果。指将一切之存在视为果,若追求其原因则不可得。盖释尊说因果,外道否定佛教此种人生观而主张无因,故...(1605~1672)明末清初临济宗僧。江南通州(江苏南通)人,俗姓李。字继起,号退翁。幼遭家难,育于祖母。明天启年...凡二卷。唐代菩提流志译。略称佛心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经属密教之随求咒法,主要阐释大随求陀罗尼之“心中心...为菩萨六种巧方便之一。谓菩萨立誓施与众生所求之田宅钱财等,并次第引导其履行善法之一种善巧方便。要,即誓约之意...(譬喻)羊车鹿车牛车也。如此次第乃以譬声闻乘,缘觉乘,大乘者。法华经譬喻品所说。传灯录曰:法达问:经说三车,...(人名)Kāśyapa-rsi,迦湿弥罗国国王名。王甚信佛法,而迷于诸部之取舍。迦旃延子依萨婆多部之宗义造发智论示王...【小千世界】 p0235 显扬一卷十七页云:如是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苏迷卢山王,千南赡部洲,千东毗提诃洲,千西瞿...(名数)感无间地狱苦果之五种恶业,即五逆罪也。...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
1、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第三必须具真信愿。戒为诸法之基址,菩提心为修道之主帅,信...一、黄铁匠: 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 明朝初年,湖南潭州有一黄铁匠,以打铁为生,人皆呼为黄打铁...问: 佛于《金刚经》中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请问,见诸相非相应如何解? 大安法...
在这个修行波罗蜜的过程当中,常恒地不忘失菩提心。就是这个菩提心不能有忘失,更不能完全没有。你忘失菩提心修诸善...问: 写牌位超度祖先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慧律法师答: 对于把祖先集中起来,写牌位...
又云,十心向往,命终必生彼佛国土,是《宝积》义。《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下面再跟《大宝积经》会通。《大宝积经》...1、生活中有一种迷信是对佛的迷信, 世人凡事都想图个捷径,既想得到好处,又不想付出辛苦。什么是捷径呢?于是大家...
原文: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特以慈悲心切,现九法界身,种种方便,度脱众生。(九法界,即菩萨,缘觉,声闻,天,...
影堂
【佛学大辞典】
上篇:影供 | 下篇:影事 |
梵语 mudrā,巴利语 muddā。音译作母捺罗、慕捺罗、母陀罗、牟陀罗、目陀罗。又作手印、契印、印契、密印、印。即...
多闻坚固
禁五路印
纳息
无因
弘储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
立要巧方便
三车
迦叶利师
小千世界
五无间业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论发菩提心与往生
最令人敬仰的四个老实念佛人
「见诸相非相」应如何理解

发菩提心是大乘修行的必要条件
牌位超度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

【推荐】十心向往,命终必生极乐国土
不要对佛的迷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