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定之别名。梵语旧称三昧,译曰定,新称三摩地,译曰等持。谓心住于一境平等维持也。是通于定散二心也。假使在于散心而心专注于一境即三摩地。故译为定者不可也。唯识述记七上曰:“等持者平等持心等,但于境转,故名为等持。故通定散。(中略)三摩地,此云等持。”俱舍论二十八曰:“等持者为定,名异体同。故契经说心定等定,名正等持。此亦名为心一境性。”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斋后之说法,谓之哒嚫Dakṣiṇā,嚫财者其布施物也,哒嚫为僧家之法施,嚫财为俗人之财施。...凡三卷。明代密行寂忍撰,明广等编。清康熙年间(1662~1722)刊行。全称衡州开峰密行忍禅师语录。本书内容:卷一为...梵名 Pacavij?atisāhasrikā-prajāpāramitā。凡二十卷,或三十卷。西晋无罗叉(无叉罗)、竺叔兰等共译。收于大...拈香法语之略称。即在禅林之法会、诵经之际,住持拈香时所说之法语。所谓拈,意即以指持取。以拈香之后讲说法语,故...乃唐代之景教寺院。又称波斯寺、景寺。唐贞观九年(635),基督教之分支─景教之聂士托里(Nestorians)遣阿罗本(...“自力念佛”之对称。指全力投托于弥陀之本愿力,此时之称名念佛即称他力念佛;反之,若以自力求开智慧、积功德,则...鞞婆丽陵耆,巴利名 Vebhalinga。往昔迦叶佛时,印度之村邑名。昔时佛陀与大比丘众共行道,至此处而微笑,阿难见之...为冥界十王之第四王。据预修十王生七经、地藏十王经等所举,此王之本地为普贤菩萨,系冥途中司掌五刑之王。亦即于三...(天等)六道之中属于天道,故曰天。在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东方之四个楼阁,其一即此天也。密教色心不二...【次第】 为五位百法中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次第即顺序,诸法因果流转,有一定的顺序。《百法直解》曰︰‘次第者...林邑八乐之一。又作发头、拨头、钵头。此舞乐之由来,据通典卷一四六载,拨头舞乐出于西域,因胡人被猛兽噬,其子求...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
接触到几位同参道友,大家谈的话题,都是说无常迅速,要做无常的准备。本来,佛法再高深,起修的时候,一定是从观无...
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 这样的一个高度,进一步地就推断出九法界众生...
佛号光明不可思议,功德亦不可思议。通过念佛真的能治疗一些有精神障碍的人,在东林寺就有这样的案例。 一位居士来...
世间上的事,没有一件是容易的。想成功一件事,不知经过多少波折困难,才能慢慢成功。尤其当一个办事人,必须虚心下...
佛法对感情的看法是什么?这个每一个宗教,不是讲爱就是讲博爱,要不然就是讲慈悲。那么我们要从人的最底处的地方谈...
释怀感的暗室厉声念佛 释怀感初习法相宗,后遇善导大师,教以虔诚念佛,三年便证念佛三昧。著《净土决疑论》,教人...
多生多劫我们负债负了众生的命债、情债、这个钱债,这些都要去偿还的,哪个债主的力量大,要债的力量强,就你先到哪...编者按:2012年4月25日至27日,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在香港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和谐世界同愿同行。来自世界各地...
等持
【佛学大辞典】
上篇:等味 | 下篇:三等持 |
般若,梵语 praja,慧之义。指照了法界、洞达真理之五种般若圣智。依般若心经疏、般若心经幽赞卷上所载,五种般若即...
嚫财
密行忍禅师语录
放光般若经
香语
大秦寺
他力念佛
鞞婆丽陵耆村
五官王
空无边处天
次第
拔头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修行人如何激励自己

上求下化皆不离的妙法

一位疯婆婆念佛痊愈的故事

面对无理的流言与诽谤应该如何应对

佛法对感情的看法是什么

古来大德的念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