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梵语Anupadhiśeṣa-nirvāṇa,二涅槃之一。新云无余依涅槃。身智皆灰灭之涅槃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为最小之袈裟。系日常工作或就寝时所穿着之贴身衣。此衣最小之限量,必须覆盖三轮,即上盖肚脐,下掩双膝。释氏要览...指最微细之物。佛书中,谓物质之最小单位为一微尘。略称一尘。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大一三·七七八上):“譬如三千...(名数)老子孔子颜回也。止观五曰:元古混沌,未宜出世。边表根性,不感佛兴。我遣三圣,化彼真丹。礼义先开,大小...(物名)贮经之箱。其形不同,而在经案之上者,竖一尺许,横四五寸,多镂金银嵌螺钿为饰。...亦名:衣之失受相、四碍、失衣相、袈裟失受相 子题:界碍、染碍、情碍、隔碍 羯磨疏·衣药受净篇:“明失受持相,义...(名数)有三说:(一)成实论之说。于见道前立二人,一随信行,二随法行。是钝利之二根也。大果经中,见道前分为二...(职位)谓一国之师也。原非专封佛徒,如王莽以刘歆为国师,时称国师公。后汉书,赵典笃学博闻,宜备国师,六朝时称...【欲寻害他】 p0986 大毗婆沙论四十四卷一页云:云何欲寻害他?答:如有一类、起贪缠故;观视他妻。彼夫见已;心生...(一)(1063~1135)又作圆悟。宋代临济宗僧。即佛果克勤禅师。“圆悟”乃师之赐号。(参阅“克勤”2785) (二)(15...指念诵罥索而成就者。谓行者依圣迦抳金刚童子轨之法,于舍利塔前诵持真言六十万遍,然后以补沙铁作罥索,念诵而得成...(名数)起信论之法相也。四信者,为信真如与三宝之四种信心。五行者:一施门,二戒门,三忍门,四进门,五止观门。...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平日为人在懂得缩小自己, 时时谦虚,以礼待人,则所行无碍。 佛陀在时世,僧团中有一位比丘经常炫耀自己的贵族身分...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惟愿慈悲哀摄受。 弟子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
师父,我觉得内心比以前更清净了。 哦? 因为我坚持吃素这么多年了呀。 牛更清净。 呃(捂脸) 时下,茹素是一个热...
佛源老和尚在文-革时,坐了三年的监狱,在监狱里每天受持地藏菩萨圣号忏悔业障。三年后,他出来回到云门寺的农场改...学佛,就是要超越自己。但要从何下手呢?第一,要从去贪下手。 贪也可以解释为执着,我们执着就会有痛苦。仔细想一...
礼拜天,父亲看着那抱怨早餐不好吃的儿子,心想:今天带孩子到哪儿去玩呢?结果,他们既没去那曲径通幽、山回水转的...
我们手去摩头的时候,产生那个感觉是从哪里来的呢?看佛陀回答: 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中国的古话:为人莫做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以此来告戒人们,不要想也不要去做坏事,否则,...
无余涅槃
【佛学大辞典】
上篇:无余灰断 | 下篇:无余依妙涅槃界 |
梵语 adhi?īla,巴利语 adhisīla。又作增上戒学、戒学。系三学之一。盖戒律可助益修善,并防止修行者身、口、意之...
守持衣
一微尘
震旦三圣
经箱
三衣失受持相
十八有学
国师
欲寻害他
圆悟
龙主仙
四信五行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除虎记
莲池大师《西方净土发愿文》

跟牛相比谁更清净

有障碍才能考验道心和信心
慧律法师《去贪则清凉》

惜福从惜食惜衣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