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十住心之第六、他缘大乘心也,他无两义,梵音同一、故约于菩萨之大悲缘他众生而谓之他缘,约于菩萨之大智缘心外无法而谓之无缘。大疏二曰:“梵音莽钵罗,是无义,亦是他义。所谓他缘乘者,谓发平等大誓,为法界众生行菩萨道。乃至诸一阐提及二乘入正位者,亦当以种种方便折伏摄受普令同入是乘,约此无缘大悲故名他缘乘。又无缘乘者,至此僧祇始能观察阿陀那深细之识,解了三界唯心,心外更无一法而可得者,乘此无缘心而行大菩提道,故名无缘乘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菩萨)金刚界四摄菩萨之一。具名金刚钩菩萨。黑色,左为拳,右取三股之钩,示大日如来以大悲之钩召,摄一切众生之...(杂语)拂石劫也。显一劫之时量以天衣拂磐石,又名磐石劫。大周新翻三藏圣教序曰:芥城教极,鸟笔犹传。拂石年穷,...《佛祖统纪》,五十四卷(现行本缺十九、二十两卷),宋释志磬撰。志磬号大石,天台宗僧,尝住四明(今浙江鄞县)福泉寺...(术语)十重禁戒也。有显密二种。...(譬喻)染污之海,爱欲谓之染。性灵集八曰:飘荡染海,随众缘以起灭。...禅宗公案名。为唐代舒州投子大同禅师与一僧论及佛身之机缘问答。联灯会要卷二十一(卍续一三六·三八八上):“僧问...法相宗用以证明第八阿赖耶识存在之五教证及十理证。大乘主张有第八阿赖耶识,而一切小乘经论则唯说六识,不明八识,...【遍计所执相与依他起相差别】 p1126 成唯识论八卷十七页云:遍计所执、其相云何?与依他起、复有何别?有义、三界...北魏宣武帝于景明年间(500~503)建于洛阳。北魏之崇佛政策,促成云冈之开凿及永宁寺之建立,文帝复进而大规模促使...(地名)为嵩岳之别峰。魏孝文为佛陀禅师于此立少林寺。即初祖达磨九年面壁之处。...云何病行差别?此有七种,谓贪行、瞋行、癡行、慢行、寻思行、等分别薄尘行,补特伽罗差别故。...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佛说弥勒下生经...维摩诘所说经...
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 我们现在修习一个善法,有一种安乐的境界,我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我把所有的快...念佛时心多散乱,或说是年龄关系,如年老心散,不能收束,则老年人决不能往生矣,究竟是否由于年龄,抑功夫未到家之...
说起因果律,人们都会点头认同,因为物质世界是有规律的,所以无论是理论界的、自然界的因果律,人们都认同:如老是...那是一位老师告诉我的故事,让我自己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也许你早已忘记,但这...
儿子大学毕业,在一家台资公司找到了工作。当他第一次将试用期工资1300元交到我手上时,我是心如蜜甜。但转正后的工...
一个人要加入僧团,成为正式的出家修行者,不仅要符合一定的条件,而且还要履行一整套严格的程序和仪式。出家条件主...
一劝贫者施。 经济不宽裕,捉襟见肘,往往贫者难施。但是越贫越要施,因财富从施舍中来。因贫穷故,才要广种福田,...
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所以说到禅这个问题,有些人来禅堂里,叫我们道念佛是谁。他就用心了,念佛是谁恐...
无缘乘心
【佛学大辞典】
上篇:无缘塔 | 下篇:无缘三昧 |
日本佛教用语。谓笼居于山中修行。入山修行之僧,称为笼山比丘、笼山僧。划定笼山区域之界限,与外界隔离,称为笼山...
钩菩萨
拂石
佛祖统纪
十波罗夷
染海
投子十身调御
五教十理
遍计所执相与依他起相差别
景明寺
少室
病行差别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处处想到众生,结果自己最受用
印光大师《信愿念佛百问》

科学研究:善念能延长人的寿命
不应放过每一个能帮助别人的机会

一则禅宗公案的启示

出家的条件与受戒的程序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