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宗用以证明第八阿赖耶识存在之五教证及十理证。大乘主张有第八阿赖耶识,而一切小乘经论则唯说六识,不明八识,故大乘举出五教十理以证明其存在。五教者,谓于经中有五处说及第八阿赖耶识,即大乘阿毗达磨经二处,解深密经、入楞伽经各一处,及大众部阿笈摩。十理者,即:(一)契经说杂染清净诸法种子之所集起,故名为心,若无此识,彼持种心不应有。(二)契经说有异熟心,善恶业感,若无此识,彼异熟心不应有。(三)契经说有情流转五趣四生,若无此识,彼趣生体不应有。(四)契经说有色根身是有执受,若无此识,彼能执受不应有。(五)契经说寿、暖、识三者更互依持,得相续住,若无此识,能持寿暖令久住识不应有。(六)契经说诸有情类受生命终必住散心,非无心定,若无此识,生死时心不应有。(七)契经说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若无此识,彼识自体不应有。(八)契经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若无此识,彼识食体不应有。(九)契经说住灭定者,身语心行无不皆灭,而寿不灭,亦不离暖,根无变坏,识不离身,若无此识,住灭定者不离身识不应有。(十)契经说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若无此识,彼染净心不应有。[成唯识论卷三、卷四] p114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王舍城中有一菩萨,名信相(最胜王经曰妙幢),一时作是思惟:何因?何缘?释迦如来寿命短速,方八十年耶?...【自苦等四补特伽罗】 p0602 集异门论九卷十二页云:自苦等四补特伽罗者:一、有补特伽罗、自苦、自勤苦,非苦...佛之异称。佛生于西北梵地,为法中之皇帝,故称梵皇。又西北梵地,即西北印度蓝毗尼园,在今尼泊尔境内。[止观辅行...(一)梵语 ?ama。意译寂静。据四分律卷十二载,柳、舍摩、罗婆醯他等树皆属枝种。然舍摩究竟为何种植物则不详,或系...(术语)就意识云知,就眼识曰见,又推求名见,觉了云知。又三智云知,五眼云见。皆为慧之作用。法华经方便品曰:开...亦名:盗戒开缘 子题:亲厚、与想取、己有想、粪扫想、暂取想、亲友意想、亲友七法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四分云,...(术语)法性宗所立九识中第八之阿梨耶识与第九之庵摩罗识也。...【一切法不生】 指谓一切真实之法,乃超越相对的差别界。以其为‘绝对’,故不生不灭,此是不变的理法。...摩竭,梵名 makara,巴利名同。又作摩伽罗鱼、么迦罗鱼。意译为大体鱼、鲸鱼、巨鳌。为经论中多处记载之大鱼。被视...指证果之身。以佛之法身无有生灭,故称无生身。观经疏玄义分(大三七·二四六上):“定散等回向,速证无生身。”无...(术语)梵语,旧曰衍。新曰野那Yāna。乘者乘载之义,以名行法,乘行人使至其果地之意。有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五乘之...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人与人的关系是建立在礼貌之上,但是今天社会上懂礼貌的人太少了,发自内心真正懂礼貌的人更少。有些人是为了自己的...合十,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合十为礼,以示敬意。 合十对佛教徒言,是最熟悉不过的招呼方式,合...法眼文益禅师(五代): 拥毳对芳丛,由来迥不同, 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 艳异随朝露,馨香逐晚风, 何须待零落...我们先把信解跟胜解做一个说明。信解其实就是闻慧,闻所成慧。他听闻以后知道这么一回事,但是这个法并没有在心中留...(一)净化人心 心灵环保便是人心的净化,由人心的净化,推展到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净化,始能落实、普遍、持久。...问: 为什么我爸爸总是夜不归宿,谎话连篇?这到底是什么恶缘? 我是2017年7月份接触的佛法。没接触佛法以前,很多...美貌也是一种福报。任何福报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像财富来自施舍,尊贵来自谦恭一样,美丽的容颜来自柔和善良的性情...杜漏歌 法身功德在无漏 诸漏尽时法身成 邪思妄想沉阴境 取相认同丧本真 话说多了心会乱 怒火能烧功德林 躯壳起念...
五教十理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五教十宗 | 下篇:五教佛身 |
功德积聚之意。(一)佛之德称。诸佛系由因位永劫之修行,积聚无量功德而证得之果报,故有此美称。涅槃经卷三十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