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如来无饿鬼爱,故名真解脱,饿鬼爱者贪欲无厌如饿鬼也。涅槃经四相品曰:“若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无爱无疑,无爱无疑即真解脱。”又曰:“解脱者名曰无爱。爱有二种:一饿鬼爱,二法爱。真解脱者离饿鬼爱。怜愍众生故有法爱,如是法爱真解脱。”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金刚喩定】 p0811 杂集论十卷十四页云:金刚喩定者:谓居修道最后断结道位所有三摩地。此复略有二种。谓加行...(经名)一卷。失译。明供养父母不若劝父母为善去恶之旨。...【嗢钵罗】 此云青莲华。...百八三昧之一。入此三昧,见一切境土悉如七宝所聚。大智度论卷四十七(大二五·四○○下):“宝聚三昧者,得是三昧...又作光明相。指佛、菩萨等诸尊身体发出光明之相,象征佛、菩萨之智慧。绘画、雕刻等所表现之光相多系圆形,故又称圆...(地名)唐书西域传注曰:玄奘纪之尼连禅河,今为申河矣。...云何为慈?谓有一类。作是思惟。愿诸有情。皆得胜乐。彼依出家。或依远离。由思择力。内所发起。色界定善诸慈性。名...【福业】 指能招感人、天福利果报的有漏善业。据《百论疏》卷上所说,福乃富饶之义,修行善业能招感人、天之乐果,...分段,为分段生死身之略称,即吾人之体。盖“分段”,原指由于果报之异而有形貌、寿量等之区别;吾人之身形寿命皆因...法器名。即碗状之小钟,以小铁枹击之。于底部之中央贯纽,附有木柄,便于把持,故又称手磬。乃鸣之以引起大众注意之...【四不定下上相起】 p0459 成唯识论七卷四页云:悔眠生上必不现起。寻伺上下,亦起下上。...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释迦牟尼佛在印度说:东方有国,名曰震旦,其土有山,号曰清凉。释迦牟尼佛在印度三千年就说了这个山,在宋朝以前,...核桃,在国际市场上与扁桃、腰果、榛子一起,并列为世界四大干果。中国和美国的产量占了。核桃在国外,人称大力士食...
刘晓愚居士,名景烈,江西赣县人。少年留学东瀛,与蔡公松坡等同学。光复后,曾任第一届国会议员。民六七年间,任职...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说法时,在此城中有一位婆罗门,以耕田为业,娶了门当户对的妻子,结婚后刚满十个月就为他...有一个男人总是猜疑身边的亲人朋友,每做一件事都要反复思量,因此他时时感觉心累,终日郁郁寡欢。为了求得解脱,他...
2022年元旦那天,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突然晕倒,而且大小便失禁。幸亏姐姐在家及时发现,于是劝母亲赶快去看医生。但母...
过去,佛为众人说频婆娑罗王因听闻佛说法即得法眼净之宿缘,听闻此,众人心中对优楼频螺迦叶受化的因缘有所疑问,心...
《地藏经》提出了指导人生、指导生活的具体修法。本来佛法就是指导人生、指导生活的,它绝不是空洞虚无的玄学,他是...
无爱
【佛学大辞典】
上篇:无想果 | 下篇:无意 |
(植物)木名。译曰好。翻梵语九曰:于阇罗应云那阇罗,译曰好也。梵Kujara,或谓应作干阇那。...
金刚喩定
孝子经
嗢钵罗
宝聚三昧
光相
申河
慈
福业
分段同居
引磬
四不定下上相起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悲华经

五台山每天都有一万菩萨在说法
世界四大干果之核桃

得助念与失助念之损益比较

月光儿生天的因缘
致命的误会

人生无常,抓紧修行

迦叶三兄弟受化之宿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