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无造作之念,无贪欲之心也。无量义经曰:“其心寂静,常在三昧,恬安憺泊,无为无欲。”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九种相戒】 p0091 瑜伽四十卷一页云:谓九种相戒,名为菩萨戒波罗蜜多。一、自性戒。二、一切戒。三、难行戒。四...乃三苦之一。行,迁流之义。因一切有为法迁流三世,而无刹那常住安稳;见诸法无常,而感逼恼,称为行苦。(参阅“三...【二教六理】 唯识宗用为证明第七末那识的存在,举出二种教证与六项理论。二种教证者,一为引《入楞伽经》的偈子:...【应施不应施】 p1401 瑜伽三十九卷二页云:又诸菩萨,非无差别以一切种一切内外所有施物,施诸众生。是诸菩萨,以...为诵读法华经,行忏悔罪障之修法。为天台宗重要之法仪。行此忏法,须先洁净道场与身体,其次礼拜劝请诸佛,忏悔眼耳...(饮食)妙药之名。晋华严经三十七曰:譬如雪山有大药王名曰善现,若有见者眼得清净,若有闻者耳得清净,若闻香者鼻...【利根补特伽罗】 p0703 瑜伽二十一卷十三页云:云何利根补特伽罗?谓有如是补特伽罗,于所知事所缘境界,所有...【五处常当欣赞】 p0280 瑜伽四十六卷八页云:又诸菩萨、于五种处,常当欣赞。何等为五?一者、值佛出世,常得承事...亦名:遮恶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言遮恶者,如伐斫草木、垦掘土地,威仪粗丑,不光俗信。圣未制前,造作无罪;由...(经名)具名,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五卷,宋法护译妙吉祥菩萨问:不生不灭是何增语?佛言:不生不灭是...(名数)法界者,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法,轨则也。界有性分二义。若约事说界,即是分义。谓随事分别故也。若约理...毗尼日用切要...准提咒持诵仪轨...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从前有位富有的寡妇,在社交圈内以乐善好施闻名,她有一个忠实又勤劳的女仆。有一天,女仆心血来潮想探究她主人的慈...
在弘一法师诸多开示、论述中,提及净土法门的很多,无论是劝发愿往生净土还是劝念佛,无不殷切。本篇集合重要段落,...
有光明就有黑暗,有正义就有邪恶。 曾经,佛陀也遇到迫害,何况我们凡夫。据佛经说,当年,佛陀提倡平等,反对种姓...
修行就是在修我们这忍耐性,修这种种逆境,凡事要能忍才是修行。 舒适顺意的境界有什么可修?就是要在横逆的环境去...我们常常听人许愿说:我希望、我想要、我愿意......。然而却忘了愿是一种对生命的承诺,最重要的是要实践它。然而说...
把微笑留给伤害你的人!多么洒脱的一句话,多么豁达的胸怀,多么珍贵的品质!这里面包含了多少内涵,多少修性,多少...绝不能用企图心、希求心、期待心修行。诸位怀抱着不同的目的来参加禅七,这种有所为而来的态度毋宁说是正确的,但是...各位尊敬的大和尚、大法师、比丘、比丘尼各位慈悲的护法居士大德,各位发大心的义工,我们今天进入第二天的弘法大会...
无为无欲
【佛学大辞典】
上篇:无为能为 | 下篇:无为涅槃界 |
(杂名)传灯录曰:耽原为惠忠国师侍者,云须要觅个护身符子。异日携篮入方丈。国师曰:篮里有甚么物?曰青梅。曰何...
九种相戒
行苦
二教六理
应施不应施
法华忏法
善现药王
利根补特伽罗
五处常当欣赞
遮戒
入诸佛境界庄严经
四种法界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吉祥经
抑制我们的怒气

弘一大师劝念佛

面对被伤害时的态度

把别人的不好拿来烦恼,那是自己的愚痴
圣严法师《不要发空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