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谓无始之间隔,一念之间隔等。乃真言宗之用语,根本无明之异名,不达法界平等之理而执差别之妄念也。由此差别之妄念而起贪瞋等之烦恼,造诸恶业,轮回于生死。一切生死之根本皆在此一念之间隔。此妄情为凡夫之自性,由无始而相续,故云无始之间隔。菩提心论有此名,起信论谓之根本无明。菩提心论曰:“或为无始间隔,末能证于如来一切智智故。”辨惑指南二曰:“一念间隔,顿有差别自他之念。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恶业皆从自爱疏他而起故,皆是无始间隔所作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云何未来?几是未来?为何义故观未来耶?谓有因非已生故,未得自相故,因果未受用故,杂染清净性未现前故,因果自相...隋代僧。巴西(四川)人,俗姓江。曾从后周道安学大智度论,并继其法。师泛迹人间而志存林野,住蜀地潼州迁善寺。隋...(术语)具足四重法界之遍一切身也。大疏八曰:供养一切普门身。...【别解脱】 p0688 集异门论十七卷十一页云:云何别解脱?答:谓诸如来应正等觉,广说乃至佛薄伽梵,自知自见,...又作圆光、现起光、放光。佛菩萨身上所发之光焰,恒常不灭,乃非寻常之光,故称神通光。法华经序品(大九·二中):...(术语)生死无始,故云无始,经久远年劫,故云旷劫。...(杂名)僧之雅名也。释氏要览上曰:古今儒雅,多呼僧为支郎者。高僧传云:一魏有三高僧,曰支谦支谶支亮。于中谦者...【实叉难陀】 唐言学喜。于阗国人。智度弘旷,利物为心。善大小乘,兼异学论。天后明扬佛日,敬重大乘,以华严...(杂名)诸天取饮之树也。瑜伽论四曰:诸天爱其广大,形色殊妙,多诸适悦。复有饮树,从此流出甘美之饮。...其义有二:(一)全称坐禅堂。亦即指僧堂。(二)指禅林僧众于上堂前或小参、晚参以前,在僧堂之片刻坐禅。与“坐参”同...(杂名)北斗七星也。为妙见菩萨之化现。...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如莲法师,法名澄志(俗名张焕臣),吉林通阳县人。光绪己酉科优贡生,吉林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宣统三年,为吉林省咨...
僧不二将投师受戒。菩萨曰:惜哉惜哉!堂堂相貌,表表仪形,不知自反,计其所作与俗人无异。吾见汝身在此处,而神游...波斯匿王有一位女儿,名叫赖提公主,有十八种丑,都不似人,任谁见了都会感到恐怖害怕!波斯匿王只好在国内招募:若...
如来苦口婆心劝导众生,劝谏我们老实念佛,修净土法门,带业往生,别再想这个想那个,一心念佛就行了。 带业往生,...
有人问印光大师学佛的秘诀。印光大师则回答:学佛的秘诀在于诚与敬。诚就是真诚、不虚伪、不做作、不怀疑、有信心。...问: 寺庙里面所做的佛事,如超度、还寿生、打吉祥还债等是否如法?我们是否可以做? 大安法师答: 什么叫佛事?佛...有学僧问寂室禅师道:请问老师!在禅门中,应该具备些什么条件,才能进入禅道? 寂室禅师回答道:狮子窟中无异兽,...
修行就是要离开尘欲,要发菩提心。觉明妙行菩萨进一步开示说:汝等虑身缠世网,念头不得清净。就好象我们现在还有很...
间隔
【佛学大辞典】
上篇:间色服 | 下篇:间断 |
(人名)比丘名。那为那伽之略,象之梵语,先者先时也(Sena军也)。此人生时,有一大象,于同日生,故父母名之曰那...
未来
慧影
一切普门身
别解脱
神通光
无始旷劫
支郎
实叉难陀
饮树
坐堂
北斗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为什么专诵《法华经》,还能往生极乐呢

持戒近善、转短命为长寿之法
恶口骂人变丑女 见佛欢喜转庄严

修净土法门带业往生

学佛的秘诀在于诚与敬
还寿生、打吉祥还债等是否如法
学禅者应注意的十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