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金刚经六译疏记,善男信女有二义:一以人称,是四众人也。一以法喻,以罗汉性刚直,能自善不能化人,表为善男子。菩萨性柔和慈悲,能自化化人,种佛善根,绍隆佛种,表为善女人。今谓事佛者曰善男信女。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指涅槃。得涅槃即灭除生死,故称甘露灭。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一九下):“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梵语 ?irasā''''bhivandate。即两膝、两肘及头着地,以头顶敬礼,承接所礼者双足。向佛像行礼,舒二掌过额、承空,...(职位)禅院之造饭者。...亦名:淫戒犯缘 子题:诸戒通缘、大淫戒别缘、自有淫心行淫、怨逼行淫、淫不受乐、裹隔、有隔有隔、有隔无隔、无隔...全一卷。金刚智译。为大毗卢遮那佛说要略念诵经之略称。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内容记述大日经之供养法,系大日经卷七...精进十种利益,谓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精勤无怠,故有十种利益也。 一、他不折伏 谓菩萨慧解精勤...含注戒本·七灭诤法:“(七灭诤四,自言治)佛在瞻波国,白月十五日,僧说戒时,佛在众坐,默不说戒。初夜已过,阿...【四种修习次第】 p0453 瑜伽九十卷二十一页云:又于此中,若诸苾刍,为离欲贪,精勤修学,观察作意增上力故;于欲...二惑之一,即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等之五不正见是。见惑品数,小乘俱舍立八十八,大乘唯识立百十二。...消除经文难解之义,解释义理之蕴结,使阅经者易于了解。[摩诃止观卷七] p4149...巴利语 assutavā-bhikkhu。缺乏智慧经验之凡夫比丘。彼自我臆断佛之说法,而修行结果又不符自己所信,遂谤佛难法。...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问: 末法时期善知识很重要,该怎样选择呢? 大安法师答: 末法时期善知识的重要性,就在于给你建立正信、正知、正...
问: 顶礼法师!证严上人一直强调:佛弟子不要去追逐虚无缥缈的东西,不要去追逐修行的幻相。这让弟子觉得几分灰心...
人与人的关系是建立在礼貌之上,但是今天社会上懂礼貌的人太少了,发自内心真正懂礼貌的人更少。有些人是为了自己的...
昔日,有一位阿罗汉与一位沙弥师徒二人同住在山中修行。沙弥每天出去托钵乞食时,都会经过一段崎岖难行的堤岸,行走...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种因缘观,能帮助我们转变观念、破除执着,做出正确的决定,避免被七情六欲所困。 当我们...
人生所要面对的有三大问题,这三大问题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可回避的,都平等地存在着。这三个问题就是:生存问题...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谓心平,就是心清净,心清净,就是心无所住,乐的时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时候,心...
一、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善男信女
【佛学大辞典】
上篇:善男子 | 下篇:善法 |
亦名:无边戒功德 资持记·释标宗篇:“解脱论第二分别戒品。……彼云,若人有戒,为有戒故,成就无畏,荣显亲友,...
甘露灭
顶礼
火头
大淫戒犯缘
要略念诵经
精进十种利益
自言治缘起
四种修习次第
见惑
消释
无闻比丘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末法时期如何选择善知识

不要去追逐修行的幻相

发自内心的礼貌

沙弥贪恋龙宫堕龙身
圣严法师《`因缘`就是自然现象》

佛法解决人生三大问题

苦乐勿忘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