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惑者所得之法也,身者能得之体也,令此所得之法,得于能得之身有一种之实法,名之为惑得,犹如以绳系物于身,因此谓之得绳。凡断惑云者,非坏灭惑体,乃绝对于此惑得绳也。证涅槃云者,亦有系涅槃于吾身之得绳,名为离系得,生此离系得之绳,谓为证涅槃之理也。而解脱此惑得为无间道,生离系得为解脱道,凡断惑证理要无间解脱之二道者,为此也。俱舍论二十三曰:“十六心中忍无间道,约断惑得无能隔碍故。智是解脱道,已解脱惑得与离系得俱时起故。具二次第理定应然,犹如世间驱贼闭户。”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弘通经典也。...【毗跋耶斯】 此云四念处。念即是观,处即是境。智论释曰:初习善法,为不失故,但名念;能转相转心,故名为想...如来毫相,梵名 Tathāgatornā。为密教胎藏现图曼荼罗释迦院内列,位于佛北方第二位之菩萨。又称释迦毫相菩萨、真...前言世间,而略说世间义。兹言出世,亦略明出世间义。兹之所言出世间义,亦就前世间观相,相对所转之出世间观相耳。...天耳通者,谓依止静虑于随闻种种音声威德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种种声者,谓人天等声。...【烦恼杂染对治差别】 p1195 瑜伽五十八卷十四页云:云何建立烦恼杂染对治差别?谓略四种。一、相续成熟对治,二、...全一卷。唐朝荆溪湛然述。收于卍续藏第一○○册。内容阐论天台宗之教义要旨,如三谛(真谛、俗谛、中谛)、三观(空...(术语)初地之异名,是为真言行者初心之位次,三句义之菩提心为因配于此地。见秘藏记末。...【令离欲示现三句分别】 p0530 瑜伽八十一卷九页云:复次令离欲示现者:或有令离欲,而不示现。如教导他,令其离欲...【九相后有苦树能生当有】 p0097 瑜伽九十三卷五页云: 复次安立九相后有苦树,能生当有。谓有世间非聪慧者,于现...亦名:与女人说法过限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独与女人说法戒九。凡说法生善,事须应时。不请而说...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
谓菩萨为利乐一切众生,示现于世间,而做善友,劝发诱掖,开示教他也。 (一)、遭苦不舍,谓菩萨运大悲心,怜悯六...
这五蕴当中,我们每一个人的重点会不一样。我们可以把五蕴在你生命中有所住,你所住的地方不同,就产生三种不同的人...
念佛法门,普遍在整个大众当中,是很多人修学的。 但是我们仔细的去了解,在这么多念佛人当中,真正对净土的教义,...
这个理观的智慧所带动的有六个阶段。 一、理即佛。一切众生但有性德佛乘。 二、名字即佛。闻此佛乘,能生信解。 三...
一位挑水夫,有两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个桶子有裂缝,另一个则完好无缺。在每趟长途的挑运之后,完好...
现在有些凡夫说释迦牟尼佛讲净土法门、极乐世界,大概是一个方便之喻、一个化城,甚至是一种精神现象;有的甚至说净...
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自序 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却是彻底的无...
惑得
【佛学大辞典】
上篇:惑染 | 下篇:惑着 |
(名数)一,退法罗汉。一旦得罗汉果,遇些恶缘,便退失所得者。二,思法罗汉,惧将退失所得之证果,恒思自害而入无...
弘经
毗跋耶斯
如来毫相菩萨
出世间义
天耳通
烦恼杂染对治差别
始终心要
净菩提心地
令离欲示现三句分别
九相后有苦树能生当有
独与女人说法戒制意
【大藏经】教观纲宗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菩萨有七事利乐一切众生

有没有生死是你自己决定的

了解阿弥陀佛之前,先了解他的特色

理观智慧所带动的六个阶段

善加利用你的「缺陷」

千万不要犯诽谤净土法门的罪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