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十恶业之一。以恶心故欺他人之言语也。俱舍论十六曰:“于所说义异想发言,及所诳者解所说义染心不误成虚诳语。若所诳者未解言义此言是何?是杂秽语。”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谓万象皆假有非本来实有也。未显法性真如也。...亦名:四分得戒和尚不现前不得戒、十诵得戒和尚不现前得戒得罪 行事钞·诸部别行篇:“十诵,无和尚人,受戒得戒,...即安置阿弥陀如来尊像之堂宇。略称弥陀堂。我国始于东晋慧远,于庐山般若台精舍安置阿弥陀像,修念佛三昧。其后唐代...(术语)止恶事而行善事也。即所谓散善。...(术语)无田相之袈裟云缦衣,为令缦衣作田相,于衣上贴附条数,是曰贴相。释氏要览上曰:十诵律云:比丘居山野,许...【正智假实】 p0504 佛地经论三卷五页云:复次如是所说四智、转何法得?摄大乘说:转识蕴得。何故转心而得心法?非...佛学大辞典引华严疏钞云十魔: 一、蕴魔 色等五蕴,为众恶之渊薮,障蔽正道,害慧命者。 二、烦恼魔 贪等...为三十三观音之一。相当于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所载(大九·五七中)“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譬喻)过去世时,阿练若池水边有二雁,与一龟为亲友。后池水涸竭,二雁议言今此池水涸竭,亲友必受大苦。议已,语...1、指佛于某地说法之时。诸经之首皆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一语。 2、指佛说法之时,亦即师资道合,机教相叩之时...(术语)有想与无想之有情。法华经随喜功德品曰:有形,无形,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无足,二足,四足,多足...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一者观身正念,常怀欢喜,以饮食衣服,施佛及僧,往生阿弥陀佛国。 二者正念以甘妙良药,施一病比丘,及一切众生,...
近几年,常常往返于国内外各个城市之间,不仅身心疲惫,旅程的辛劳与时空的变换,更令我不时感慨人生无常,有如梦幻...有一个云游四方的修道人,途中,捡到一颗珍奇的宝石,随手扔进他的背包中。一天,修道人遇到一个又饥又渴的旅行者。...我们常说的五行为五元运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以此五数于天地间运行不息,称为五行;其为万物化育生成要素...
利他利己叫作二利,二利也是一种心态,二利的心态能够对治利益一方而损害另一方的心毒。比随喜和谦虚心态更高境界的...
在《法华经》,佛陀说,生死凡夫就像一个乞丐,在三界流转,你作不了主,你自己也不能生产事业,也没有资产。没有资...
当今时代,无论是居士还是出家人,都能方便、及时地接触到佛法。但为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修行当中,还会烦烦恼恼,不...
次观安乐国诸大菩萨四种庄严功德成就。 问曰:观如来庄严功德,何所阙少,复须观菩萨功德耶? 答曰:如有明君,则有...
虚诳语
【佛学大辞典】
上篇:虚伪 | 下篇:琵琶 |
凡八卷,故又称八卷藏。日本延历寺安然(841~901)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四册。乃类聚评论悉昙音韵等之由来,及历来...
本来空
受戒得戒和尚不现前得戒与否
阿弥陀堂
废恶修善
贴相
正智假实
十魔
普悲观音
龟不慎言
一时
有想无想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十种往生法门

我想回家,可哪里才是我的家
比宝石还贵重的东西
佛教中的「五行」有哪些含义

利益一方而损害另一方

成佛之道有两个选择

降伏自心的秘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