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众生以身内之五根五境为非执受之法,执受者,执为摄之义、持之义,受为领之义、觉之义也,摄为自体,持使不坏。又共安危能生苦乐等之觉解,名为执受。唯识述记二本曰:“言执受义者。执者,是摄义持义。受是领义、觉义。摄为自体,持令不坏,安危共同而领受之能生觉受,名为执受。”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毗卢舍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唯感身受业】 p1008 俱舍论十五卷十九页云:诸不善业能感受者,应知但感身受;非心。以不善因,苦受为果。心俱苦...(人名)Kumāra-Kaśyapa,比丘名。拘摩罗者,名。译曰童子。迦叶者,姓。译曰饭光。常称童子迦叶。增一阿含经三曰...梵语 nirodha-samāpatti。又作灭受想定、灭尽三昧。心不相应行法之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灭尽心...亦名:别请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若别请人,应令作法门外唱令,但得一人,即名清净。若不作法,界内无人者,一切...(地名)天台山之异名。辅行一曰:有云本名天梯,谓其山高可登而升天,后人讹传,故云天台。...(一)梵语 nāyaka,巴利语同。又作导首。即教化引导众生入于佛道之圣者。特指释尊,或为佛、菩萨之通称。释氏要览卷...于诸经论中,对一切诸法之真实体相,有各种不同之名称。如涅槃经称之为佛性,华严经称之为法界,胜鬘经则称为如来藏...【慢邪执】 p1278 瑜伽八十五卷十一页云:慢邪执者:谓于诸行中,起我慢执。前见邪执,障谛现观;后我慢邪执、障修...(名数)王舍城中有一菩萨,名信相(最胜王经曰妙幢),一时作是思惟:何因?何缘?释迦如来寿命短速,方八十年耶?...(术语)执作恶无过之一种邪见,又曰恶无碍。即如恶取空者,观空而言因果寂灭,心不怖罪,更起盖缠,是也。...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礼佛大忏悔文...晚课蒙山施食仪...
比如贩东西的人,花一钱成本,赚得两钱,就定会自生欢喜,认为赚了很多。在外行路的人,一天能走到两天的路程,心里...在定力的训练里,是以修行使心能安定和坚毅,这能带来心的平静。通常,我们这颗心是摇摆不定的,要控制它很困难。心...
问: 师父您好!阿弥陀佛!从昨天到今天,师父一直说拜佛很重要,身口意一定要忆佛、念佛、拜佛。那如果因为年纪大...
过去,佛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每天清晨,给孤独长者都会来到只洹精舍,顶礼佛陀后,便用心地打扫精舍各个角落...
楞严咒是佛顶光明聚集,化身如来所说的神咒,因而极具妙不可思议功德。每一句有每一句的作用,每一字有每一字的微妙...
傍晚,某某法师与一些信徒,近十人上承天寺请示老和尚,在大殿外,一行人顶礼老和尚后,某某法师对老和尚说:出家以...苦与乐,往往不是来自于物质条件的富不富足,也不一定是因为身体的健康或不健康,例如有些人虽然很贫穷,或是身体不...
昨天讲的地藏菩萨圣德大观,他捡一个木头黑漆漆的地藏像都可以得到加持,而且他还不是怎么心诚。像我们要修行,经常...
执受
【佛学大辞典】
上篇:执事 | 下篇:执花印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于1987年4月23日在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北京广济寺内正式成立。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华严三圣
唯感身受业
拘摩罗迦叶
灭尽定
别众食戒别请犯相
天梯山
导师
诸法实相异名
慢邪执
佛寿四喻
恶无过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推荐】把握机会此生务必往生净土
训练你的心

拜佛很重要,但身体有病不能拜,该怎么办

扫地的功德

诵持楞严咒者是植种大善根之人

越是在修行的人,那些罪业越是会现形
圣严法师:调整观念让苦变为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