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因明用三量之一。又心识三量之一。现实量知也。向色等诸法,现实量知其自相,毫无分别推求之念者。五识之缘五境,与意识之与五识共缘五境者(五同缘意识),与五识同时起者(五俱意识),又在定中之意识与第八识之缘诸境,均为现量。此总出于心识上之现量也。其中因明用之现量,惟五识与五同缘,五俱之意识而已。因明入正理论曰:“现量谓无分别。(中略)现现别转,故名现量。”因明大疏上本曰:“能缘行相,不动不摇,自唯照境,不筹不度,离分别心,照符前境,明局自体,故名现量。”又同下末曰:“五根各各明照自境,名之为现。”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偿起罗】 亦云商企罗,此云螺。...指礼佛及说法时所升之高座。原称高座或师子座,早在佛世时即有。其座高不定,或纵横约三尺;或纵六尺、横三尺,上敷...犹言迁化,迁转教化于他土。或作迁转变化之义,谓命终时由娑婆世界转生于净土。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术语)三杂染之一。见思之诸烦恼,能染污众生之心识,而使不清净。故云。...譬喻之一种。指以假设之事物来譬喻。如经典中记载,世尊以四大山从四方而来欲害众生,比喻为生老病死等四苦之损害众...(一)即宗与体。宗,即显示经论等道理之宗旨;体,指以经论等为主体之教。二者合称为宗体。一般注释家在解释经、律、...又作五大成身观、五轮成身观、五轮观。为“五相成身观”之对称。即真言行者以 (阿)、 (鍐)、 (囕)、(唅)、...密教十波罗蜜菩萨之一。力波罗蜜,即力到彼岸之意。密号勇力金刚。位于胎藏曼荼罗虚空藏院。全身肉色,穿羯磨衣,右...【杂缘念住及不杂缘】 p1414 俱舍论二十三卷二页云:四中三种,唯不杂缘。第四所缘,通杂不杂。若唯观法,名不杂缘...又名大梵王,或梵王,因大梵王是初禅天之王,故名大梵天王。...(一)又作师子吼。比喻佛陀说法犹如百兽之王狮子之吼叫声。(参阅“师子吼”4091) (二)为道安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
大乘佛法,为超脱世间而又适应世间的。则其宗要:在先有超脱世间的大觉悟,而后以护念众生的大慈悲、施其适应世间的...
一、斋天名义 斋天,又名供天,是正月初九寺院为众生祈福而施设的法事活动。 斋者,又作时。斋食,时食也。在此类供...
安住正念修自我,明续初心利群生 安住正念修自我,说的自利,也是推荐给大家的一种改变命运的方法。 古德常说:相由...春天慢慢进入尾声,夏天正式登场,湿气重的体质,可以通过用健脾、祛湿功效的汤、粥来调节,除了土茯苓、赤小豆这类...
洞山良价禅师问潭州龙山和尚:「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住此山?」龙山说:「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我们学佛的人就是要把世间人所迷了的、颠倒了的事给颠倒过来。本来我们这个心从本体上讲是非常清净的,它没有什么染...
净土念佛法门它的特色,是一个他力门、果地教,也就是一般我们说的本尊相应法。既然是一个本尊所加被的法门,所以整...
太虚法师讲过一句话:人成即佛成。说的是:我们在人世间修行,无论是世间的善法还是出世间的善法,都是以人这个本体...
现量
【佛学大辞典】
上篇:现通假实宗 | 下篇:现量相违 |
(杂语)世间之典籍也。维摩经方便品曰:虽明世典,常乐佛法。...
偿起罗
礼盘
转化
烦恼杂染
非喻
宗体
五字严身观
力波罗蜜菩萨
杂缘念住及不杂缘
大梵天王
狮子吼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乘佛法的之宗要

正月初九斋天的意义

自利利他是圆满成功的人生
健脾和胃祛湿气的扁豆

两个泥牛斗入海

我们为什么会有忧愁恐惧

修净土的人,不要修到最后像外道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