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探者探索,头者头领,师家之勘辨云探头。临济录曰:“上堂有僧出礼拜,师便喝僧云:老和尚莫探头好。”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十诵,说法人者,应一心说,生慈愍心、利益心,庄严语言,次第相续,辩才无尽,随顺诸法实相...(修法)以甘露军荼利明王为本尊,为息灾或降伏而修之秘法。又曰甘露军荼利明王法,略曰军荼利法。出于甘露军荼利菩...(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谓现世所受之果报,由于过去之宿因,故于现在精进,则灭旧业,于未来不受恶果云。亦曰无惭...梵语 pravāsanīya。略称应摈。义同于摈出。系戒律中对犯重罪之僧众所行之刑罚。如比丘犯四波罗夷罪者,应当灭除僧...【上耸】 p0231 瑜伽九十五卷十页云:卽由爱之缠及随眠成上品故;说名上耸。...梵语 pratilambha。“得”之一种。为“不获”之对称。谓得未曾得者,或得曾得而已失者。此系俱舍论卷四、阿毗达磨顺...(仪式)禅林之葬式,入骨于塔时,由寝堂起骨向塔所,在途中,在门首,下骨使向里,以奠茶汤,谓为转骨之佛事。见象...(术语)十二缘起支之一。言生支之后衰变而命尽也。...【神我】 p0934 此数论师义。唯识述记四卷二十二页云:神我以思为体。故因明说:执我是思。...(1325~1388)日本临济宗僧。号空华道人。土佐(高知县)人。参禅于梦窗处,且为其高足。后居于关东圆觉寺及其他各...缘,指因缘。诸缘,总称一切现象世界之因缘。色、香等百般之世相,总为我心识之所攀缘者;如舌尝于味,而知苦辣。然...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礼佛大忏悔文...晚课蒙山施食仪...
临济宗是继沩仰宗之后而成立的一个宗派,由于此宗的开创者义玄禅师,在河北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临济院,举扬一家...
四者巧慧:筹量世间乐,禅定智慧乐,得失轻重。所以者何?世间之乐,乐少苦多,虚诳不实,是失是轻;禅定智慧之乐,...
为什么我们要特别强调,念佛所念的到底是不是佛,因为每个人念佛的动机不一样,念佛的时候心的焦点也不一样,嘴里好...每次回老家,母亲一定要摘下耳环,穿上洗得发白的休闲装,连鞋子和背包也要换成最普通的。我忍不住笑她:人家都是衣...天定胜人,人定亦能胜天。这句话是千古不变的事实。自古薄福短寿的人,因为积德行善,而能够得到福寿绵长的果报,不...
在《《药师忏》法特点四》的日记中讲了《药师忏》第四个特点是六度齐修。我们拜《药师忏》就向菩萨一样是在修四摄六...
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一日,波斯匿王来见世尊,顶礼佛足后坐在一旁。波斯匿王请问世尊:如来是否有说过...
凡事都要随缘,人必须随着天定的因缘来处理事情。反之,一意孤行,不论怎样都很难达成自己的心愿。一个万事皆缘,随...
探头
【佛学大辞典】
上篇:探竿影草 | 下篇:探题 |
指贝叶之经本,又模仿其形式之经典亦称梵夹。即于贝多罗叶上书写梵语经文,贝叶重叠,为避免散乱,遂用与树叶同形稍...
说法存心离过
军荼利明王法
诸因宿作宗
应灭摈
上耸
获
转骨
老死支
神我
义堂周信
诸缘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禅宗五家七宗——临济宗

世间之乐虚诳不实,禅定之乐永离生死

自己所念的佛到底是不是佛
善良的表达
为何「富不过三代」

拜《药师忏》可以替代别人忏悔

供养三宝获福无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