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台宗所立性恶之法门也,贪欲之事虽恶,而具法性之实理,故习于贪欲者,可就贪欲而观法性也。又谓之淫欲即是道。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义不可说】 p1240 大毗婆沙论十五卷五页云:问:义为可说?为不可说耶?设尔;何失。若可说者;说火应烧舌;说刀...指东南西北等四个方位。于密教中,其四方有一定之次第,即东南西北,并以东方为因陀罗方,南方为焰魔罗方,西方为嚩...指密教修法中,作加持祈祷之阿阇梨。阿阇梨,即教授弟子,使之行为端正合宜,而自身又堪为弟子楷模之师,故又称导师...涅槃经云一解脱,法数云:解脱者,无拘无碍自在之谓也。一切众生,同有佛性,本来解脱。良由心生执着,妄自迷倒,受...1、以法为食,长养慧命。 2、如法的食物,佛法对于食物有法制,依循法制的食,叫做法食。...(术语)三世之三大劫中,过去之大劫,名庄严劫。大劫中总有成住坏空之八十增小劫,其住劫之二十小劫中有千佛出世,...(故事)菩萨为闻一句之法而入大火坑也。佛祖统纪智礼传曰:半偈亡身,一句投火。十华严经三十五曰:若有人言:我有...位于韩国黄海道董州郡州南面之正(政)方山。又称千圣山、千成山。为韩国佛教三十一本山之一。新罗末期,道诜创建。...谓世间分段之食。若能于此一食了达三谛,即成法食。然后运平等心上供十方诸佛,中奉诸圣贤,下及六道品,等施无差别...相传为龙树菩萨于过去世成佛之名。又作妙云如来、妙云相如来、妙云相佛。辽代非浊之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下马鸣龙树师弟...亦名:忽、绵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憍奢耶者,丝中微者。蚕口初出名忽。”(事钞记卷二○·四六·八) 行宗记·释...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无量义经...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人的一生,包括少年、中年、老年乃至死亡,其实是很好的修行教材。面对衰老的来临,修行人与世间人有天壤之别。 有...
学佛、修法很难,比如我们常说的四种难: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然而还有一难,比这四种更难,...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印光大师 念佛行人首先要把人做好,实际上净业三福的第一...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普贤菩萨作为法王之子,在《普贤行愿品》中,发大弘愿,以果立因,使众生在大愿中得到法益,又以因中施果,令大众从...
佛法里面讲,我们的生命由于自己有身口意的造作,就会有这些业力,就会有这些能量,又由于这些能量,它就会带着你去...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在以下的经文当中,佛陀都是用问答的方式,等于是自问自答。因为这个净土妙门不可思议...
所谓佛法,并不离世间法,其目的无非在使心净心。人之根性不同,故法亦有异。皆由浅而深,取其最易者,莫若诵经念佛...
贪欲即是道
【佛学大辞典】
上篇:贪欲盖 | 下篇:贪习 |
【界差别有十二种】 p0866 集论七卷九页云:云何界差别?谓欲界异生有学无学。如欲界有三,色无色界、亦尔。又...
义不可说
四方
修法阿阇梨
一解脱
法食
庄严劫
一句投火
成佛寺
一食
妙云自在王如来
憍奢耶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面对衰老的来临,修行人与世间人有天壤之别

修道的第五难

念佛行人首先要把人做好
印光大师开示
普贤十大愿的精神

业力带着你去旅行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