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烦累障碍也。三论玄义曰:“累障既深。”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心地观经一曰: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此一偈说无相之三轮故云...(术语)梵语啰哦Bāga,染着五欲之境而不离也。例如贪爱贪欲等。唯识论六曰: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指无穷生死之世。又作世世生生。即重覆生死,历经无数之生涯。意谓众生生而死, 死而生,流转轮回不已之相。 大乘本...(术语)法乐者玩妙法真味,而自乐之谓也,其法乐受于自身,故云自受法乐。唯识论十曰:自受用身,常自受用广大法乐...梵名 Haimavata。音译醯摩跋多。又称雪山住部、上座弟子部、根本上座部、先上座部、本上座部。为小乘二十部之一。约...(杂语)禅林之语。托钵受斋食也。...(术语)又作阿摩罗识,阿末罗识。译曰清净识,无垢识,真如识等。九识中之第九。金刚三昧经曰:诸佛如来,常以一觉...都会,诸尊都来集会;即诸尊都来集会之曼荼罗。又作都坛、大都法坛、都法坛、都会道场法坛、都会坛、普集会坛、普门...(术语)可受微妙感应之微妙机根也。法华玄义六曰:妙机召究竟妙应。...(人名)Mahā-panthaka,罗汉名。译曰路边生。...(一)梵语 sad anusmrtayah,巴利语 cha anussati-tthānāni。又作六随念、六念处、六念法。即:(一)念佛,念佛之大...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印祖云:佛堂日课,切实修持,然不可一向专在事相上用功。必须心心念念对治自己习气毛病,能如是者,方为真念佛人,...有一个学僧到智常禅师的道场来参学。 智常禅师正在锄草,草中刚好跑出一条蛇,禅师举起锄头便砍。学僧很不以为然的...
命终之时,若想带着自己所积蓄的钱财、宝物至后世去享用,那是不可能的事!如果畏惧来世贫穷、困苦,应该怎么办呢?...
因为信佛,从佛的教化当中得到一些利益,得到一些好处。例如说我们人人都有烦恼,但是学了佛之后,烦恼渐渐就轻了。...
菩萨要善调自己的瞋心,因为瞋心的活动,对众生的伤害、对佛教的伤害都是相当的重大,所以菩萨应该要修「忍」辱波罗...
当你布施的时候,如果碰到这些人(盲聋喑哑)了,你要生起大慈悲心,特别是学佛的弟子,不是给他几个钱的问题,钱只...一条小鱼问一条大鱼道:我经常听人说起海的故事,海究竟是什么呢?大鱼说:你就生于海也归结于海,而你却不自知,还...在众多的天宫中,有一首陀会天,天王威仪庠序,相貌庄严非常,全身所散发出的光明遍照十方。是什么样的因缘,让首陀...
累障
【佛学大辞典】
上篇:累形 | 下篇:崇敬 |
放逸者,依止懈怠及贪瞋癡不修善法,于有漏法心不防护为体,增恶损善所依为业。...
三轮清净偈
贪
生生世世
自受法乐
雪山部
罗斋
庵摩罗识
都会坛曼荼罗
妙机
摩诃半托迦
六念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念念对治自己习气毛病
锄草斩蛇

今世修福慧,后世得富贵

学了佛之后,烦恼渐渐就轻了

【推荐】当遇到逆缘时,要观照两件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