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宿昔之负债也,宿世所作之恶业,未赎苦果也。楞严经六曰:“是人此始宿债,一时酬毕。”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又作破诸法遍、能破法遍、破遍。为天台宗所立十乘观法之第四;系以空假中三观,遍破诸法执之谓。心既安住于法界之理...离喜者。云何喜?谓心欣极欣。乃至欢喜欢喜性。总名为喜。心于此喜。离染解脱。故名离喜。住舍正念正知者。彼于尔时...(譬喻)喻五欲之可畏也。杂阿含经四十三曰:多闻圣弟子,见五欲如火坑。中阿含经五十四曰:欲如火坑,我说欲如火坑...(术语)应物之形。即应身。注维摩经序曰:观应形则谓之身。...三句者,谓于所问唯三句答。如有问言,若蕴数亦处数耶,设处数亦蕴数耶,此应三句答,或蕴数非处数,谓色蕴或处数非...【虚妄分别杂染相】 p1169 辩中边论上卷四页云:今次当说此杂染相。颂曰:覆障及安立、将导摄圆满、三分别受用、引...明代末年时之临济宗僧。生卒年不详。虞山(江苏)人,俗姓张。崇祯十七年(1644),于三峰清凉寺剃度。清代顺治五年...梵语 deva-putra-māra。四魔之一。全称他化自在天子魔。又作天魔。即住于欲界第六天之魔王及其眷属,能妨碍人之胜...适,指适意;莫,指不适意。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下):“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无所适莫;无彼无...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所参五十三善知识中第二海云比丘(梵 Sāgara-megha)之住处。因此国近邻南海,城门向海,故...(人名)Aśoka,新称阿输伽。旧称阿叔迦,阿舒伽等。译曰无忧。...(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楞严经五十阴魔章...有两个禅寺,同在一个城中,相距不远。每天清晨,两个禅寺都要派个沙弥到市场上去买菜,两个沙弥在市场上撞见时,总...
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相信净土法门?他就很难相信你为什么没有这么一个次第。谈这个圆顿,就是超越次第的。但一般人就喜...
《荀子》说: 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为比丘们开示:如果有众生习于杀生,而且广造杀业,将种下命终堕地狱、恶鬼...憨山大师说:一般的人念佛为什么得不到受用,甚至不能往生,往生没有瑞相,原因在哪里?因为:我们平常的时候,念佛...
这个净土一法难信就在我们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心。不能了解佛心不仅是我们业力凡夫,就是二乘的圣者阿罗汉、辟支佛,...
我们在净土经论的学习当中,要老实。怎么样老实呢?比如经典常常讲到我们对经典怎么熟悉,读诵、书写、礼拜、念佛、...
原文: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缘。倘刻期欲生,若工夫成熟,则固无碍;否则只此求心,...
宿债
【佛学大辞典】
上篇:宿煮 | 下篇:宿福 |
诉诸言语赞叹之词,称为“寄言叹”;以言词不能尽述,而仅能于内心咨嗟赞叹,称为绝言叹。[法华文句卷三下](参阅...
破法遍
离喜者,第三静虑
火坑
应形
三句
虚妄分别杂染相
云汉满
天子魔
适莫
海门国
阿输伽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到市场买菜去

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相信净土法门

话说得失真

种种的罪殃皆由造作此十恶
念佛为什么得不到受用

净土一法难信就在我们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心

学习净土经论要老实 要做钝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