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极乐之浴池也。无量寿经上曰:“内外左右有诸浴池。(中略)八功德水湛盈满。”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中根】 p0359 大毗婆沙论九十三卷十五页云:问:诸有情类,有中根不?若有者;彼论何故不说?若无者;契经当云何...凡四十卷。为华严经三种译本之一。唐朝般若三藏译。贞元十二年(796)译出,故又称贞元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册。本经...【所缘随增及相应随增】 p0745 大毗婆沙论二十二卷十一页云:问:诸随眠云何于所缘随增?云何于相应随增耶?西...五阴能毒害众生的佛性,故喻之为魔。...【回向菩提声闻由增寿行而证菩提】 p0939 瑜伽八十卷二十二页云:问:若唯住有余依涅槃界中、能发趣阿耨多罗三...【色处法处建立别名因缘】 p0574 俱舍论一卷十九页云:何缘十处皆色蕴摄,唯于一种,立色处名?又十二处,体皆...(名数)比丘所持之八敬戒也。...(一)指依观无量寿经所载十六观,为往生西方极乐之十六观门。(参阅“十六观”396) (二)密宗依显教九次第定之顺逆观...(术语)礼拜三宝,忏悔所造之罪也。有唐智升撰集之诸经礼忏仪二卷。...(术语)一片迷妄之心也。宗镜录一曰:一翳在目,千华乱空。一妄在心,恒沙生灭。...(一)又作平等正觉。指佛之正觉,转用为佛之别号。盖佛能觉证诸法平等、无有高下浅深差别之理,而住于身、语、意三业...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五...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八大人觉经...
很多人不能安心修道,根本原因在于对解脱的信念不够强固,因而具体落实下来,就是对日常生活中繁琐的事务不能一点一...
我叫李小英,今年27岁,父亲李明裕,祖父李根阳。家住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老林镇牛牧村7组。祖父育有7个子女,3男4女...○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十六卷云: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所以在往昔,无数劫受苦,流转生...首座和尚、班首师父、各位执事、各位护法居士: 你们大家今天辛苦了!过去人讲:念佛就成佛!你们将来都要成佛的。...
三界热恼,犹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长苦。欲免轮回,莫若求佛。若欲求佛,佛即是心。心何远觅,不离身中。色身是假...
印光大师童年时,家里是与同姓聚族而居的。每到秋收完毕后,村里必请戏班子演戏答谢神灵,这是村里的惯例。一天,戏...
我们在修行,从《楞严经》的启示,我想我们要建立一个重要观念,就是无住跟生心的观念。你刚开始一定要无住。 智者...
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 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
八功德池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八功德水 | 下篇:八功德水想 |
(720~814)唐代僧。福州长乐人,俗姓王(一说姓黄)。自幼即喜游访寺院,年二十,从西山慧照出家,后从南岳之法朝...
中根
四十华严
所缘随增及相应随增
阴魔
回向菩提声闻由增寿行而证菩提
色处法处建立别名因缘
八敬
十六观门
礼忏
一妄
平等觉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坦诚地面对一切人,才不会心有挂碍

【推荐】父亲临终的惨状让我深信因果
蕅益大师《净土玄门》
本焕老和尚:要成佛就要结众生缘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推荐】示弱又有什么妨碍呢

应先无所住,而后生其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