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Bahuśrutiyaḥ,十八部中之多闻部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万法指一切诸法,即一切所有存在(者)之总称;“一”为不二之义;“如”为不异之义。一切诸法皆由因缘生起,故无常...(人名)Buddhapāli,罽宾国沙门名。译曰觉护。译尊胜陀罗尼经。见开元录九,宋僧传二。...阎魔,梵名 Yama,巴利名同,又作夜摩、焰摩、琰摩、阎罗、剡魔,意译作双、双世、遮止、静息、缚、深恶胜业、可怖...【新受】 p1254 此释于食知量中名。瑜伽七十卷五页云:苦受者、食所起。苦受二字、瑜伽二十三卷十五页作新受。...【大悲】 p0238 瑜伽四十四卷十四页云:又诸菩萨、于大苦蕴,缘十九苦,发起大悲。何等名为十九种苦?一、愚痴异熟...【熏修静虑】 p1296 瑜伽十二卷四页云:复次云何熏修静虑?谓如有一,已得有漏及与无漏四种静虑;为于等至得自在故...全一卷。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四册。本经系佛陀于舍卫城为胜光王(波斯匿王)所说之譬喻。谓往昔有一人,于旷野...资粮道者,谓诸异生所有尸罗,守护,根门饮食知量初夜后夜常不睡眠勤修止观正知而住。复有所余进习诸善,闻思修所生...【食】 p0881 瑜伽二十三卷十二页云:所言食者,所谓飡啖咀嚼吞咽尝啜饮等名之差别。 二解 杂集论五卷十页...【法界无量回向】 修唯识行,十回向位的第十位。向此位菩萨,受大法师记行大法施,严净世界,出生智等,悉同虚空,...(传说)言李老聃死后生于天竺为佛也。后汉书襄楷传曰: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用功的人,谓一人与万人敌。这一句话,在古人最好,在今人则不行,何以呢?古人道心充足,百折不回,一勇可以超过去...
博山禅师拈净土偈,每云净心即是西方土,盖以因摄果也。读者不达,遂至以理夺事,几成破法。予触耳感怀,更拈西方即...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阿难当知,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
常常有人问我,有没有风水啊?我说有啊,绝对有道理,但是要懂一个道理。北京的故宫,从辽金元开始,到明清八百年,...
我们多今生累劫以来,所造所欠的杀债,可能也虚空也装不下,而放生就是还债,还累劫多生以来,我们所欠无数的杀债。...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一日,带领比丘们进城化缘乞食,到一巷弄中,碰见一个婆罗门,他以指划地为界,不让大...
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除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一切诸漏,逐渐证悟佛性,但前提是通过戒定慧的不断增长,才能在修行...
常住物有四种:一、常住常住物;二、十方常住;三、现前常住物;四、十方现前常住物。 一、常住常住物 是什么呢?比...
婆收娄多柯
【佛学大辞典】
上篇:婆尼 | 下篇:婆利质多罗 |
(杂语)于译场受译主之言,笔之以汉言也。事物纪原七曰:宋朝会要曰:太平兴国七年六月,译经院成。译经诏梵学僧笔...
万法一如
佛陀波利
阎魔王
新受
大悲
熏修静虑
譬喻经
资粮道
食
法界无量回向
老子化胡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一人与万人敌,在今人则不行

蕅益大师《净土偈》六十首

《观无量寿佛经》第九观:真身观

风水对后代子孙有没有影响

放生偿还所欠的无数杀债

婆罗门向佛索债的因缘

每日的课诵对居士修学尤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