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涅槃经圣行品所说之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八字也。谓之雪山八字。三教指归二曰:“雪山八字者,即圣行品,雪山大士从罗刹求半偈而舍全身也,八字即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涅槃经十四曰:“谁当信汝如是之言,为八字故弃所爱身。”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即菩提达摩所作有关心性之诗偈。其偈文为(大四八·三七三中):“圆明净至身,灭照忘空理;缘情性离真,极妙常终始...【清净静虑等定】 p0962 瑜伽十二巻三页云:云何清净静虑等定?谓有中根,或利根性,等烦恼行、或薄尘行,彼从他闻...【于作意无倒】 p0748 辩中边论下卷八页云:于作意无倒者:颂曰:于作意无倒,知彼言熏习。言作意彼依,现似二...又名大梵王,或梵王,因大梵王是初禅天之王,故名大梵天王。...现行法的简称。阿赖耶识,有生一切法的功能,谓之种子,由此种子而生色心之法,现苦乐境界,谓之现行。...谓恶作、恶言二种突吉罗罪。恶作者,非如法之举止;恶言者,非如法之言语。(参阅“突吉罗”3924) p193...凡十四卷。印度胜友撰,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又称根本萨婆多部律摄、有部律摄。本书解释有部之戒本,...(喻)佛在大众之中演说佛法,心中毫无怖畏,有如师子作吼。...(一)梵名 Citragupta。音译质多罗笈多。意译奉教官。指冥界主宰者阎魔王之记录官。为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之外金刚部院...二无我百法明门论云:一切法无我。言无我者,略有二种: 一、补特伽罗无我 补特伽罗,此云有情。有情无我,即...佛者觉悟之义,性者不改之义,合而言之,佛性即是一切众生永不变异的且能觉悟成佛之性。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
今天给大家说一说,净土宗的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凡夫俗子呢,一天无非就是吃喝拉撒。非凡之人呢,才能经历非凡之...
佛来到这个世间的一大事因缘就是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的知见就是法性真如海。这个法性真如海无有边际,五乘...
先说愿不切 蕅益大师说: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莫若以信为前导,愿为后鞭。信的决,愿的切,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
上午,慈航堂某法师等师徒六,七人,上山参拜老和尚,在参观三圣殿工地后,便离去。 传某师对老和尚说:现在交通发...学佛,就是要学一个「诚」字,要从内心发出那分清净的诚;而怎样才能有「诚」呢?多数人都是将自己好的一面给别人看...
【又善男子。若诸菩萨摩诃萨等。不著内想。不著外想。不著内外想。不著过去想。不著未来想。不著现在想。名第三法。...
功夫用踏实了,开荒种地,磕着碰着都能开悟。 香严禅师击竹悟道,就是他整理菜园子,捡起一块石头往外一扔,打到了...
有位天人天福享尽时,五衰现前,自知不久将亡。第一,他头上戴的冠花自然枯萎;第二,颈中的光芒不再;第三,身形消...
八字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八成立因 | 下篇:八字布字 |
(杂语)吹灭光明也。首楞严经曰: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断断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动摇。...
真性偈
清净静虑等定
于作意无倒
大梵天王
现行
二吉罗
萨婆多部律摄
师子吼
泰山府君
破惑(二)
佛性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唐代高僧法照大师

大悲惊入火宅之门,洒甘露润于群萌

愿不切,行不深

忍一切的劳苦,也要忍一切的辱
犯了错,要肯改过

你东想西想,定不下心来,最后毫无所得

开悟不是想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