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六因之一。俱时有之法,互为因,谓之俱有因。例如地水火风之四大。必四大相依而生者,彼为我之因,我为彼之因,恰如三叉之相依而立。是名俱有因。此法因果同时,故得相对而谓为俱有因。亦得相望而谓为互为果也。四大之中一大为因,则他三大为果,他三大为因,则此一大为果,以互为因者,必互为果故也。其果名称为士用果。即俱有因之法,互为士用果,互为士用果者,必为俱有因之法也。俱舍论六曰:“若法更互为士用果,彼法更互为俱有因,其相云何?如四大种更互相望为俱有因。”梵Sahabhūhetu。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指真实不二之观法。大宝积经卷一一二(大一一·六三四中):“百千万劫,久习结业,以一实观,即皆消灭。” p76...谓六贼之恶鬼。六贼,指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此六境能迷惑人,障蔽人智慧之眼,犹如贼,更以恶鬼比喻之。...(术语)佛十号之一。梵语曰路迦惫Lokavid,或译知世间。又译世间解。知世间有情非情之事也。智度论二曰:路迦惫,...【正念正定为定蕴】 p0506 瑜伽六十八卷二页云:问:何因缘故,正念、正定、说为定蕴?答:二因缘故。一、由自性故...戒非悬设,由受而彰。受持戒者,为戒之的。何等受者?所谓七众。七众者,受持佛戒,为佛弟子,有此七也。七众之中,...【彼分涅槃】 p0800 此亦静虑之异名。瑜伽十一卷九页云:或复名为彼分涅槃;亦得说名差别涅槃。由诸烦恼一分断...(经名)具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唐佛陀多罗译。佛入神通大光明藏三昧,现诸净土,文殊普贤等十二大士次...中国佛教禅宗著名寺院。位于广东韶关市南。人称东粤第一宝刹。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三年(504),初名宝林寺。唐代禅宗...(譬喻)Gangā-nad-vālukā,略称恒沙。恒河沙之数,譬物之多也。智度论七曰:问曰:如阎浮提中,种种大河亦有过...(传说)五分律曰:佛言过去世恒水边有仙人,住石窟。尔时龙王日由水出,围绕恭敬仙人。弟子等怖畏羸瘦,故仙人教弟...七大之一。见大,为眼根之见性。色性周遍于法界,见性与之相同,亦周遍于法界,故称为见大。[首楞严经卷三、大明三...(印光大师校印版本)...(嘉兴藏流通本)...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
本心若虚空,清净无一物。 焚荡淫怒痴,圆寂了见佛。 五彩图圣像,悟真非妄传。 扫雪万病尽,爽然清凉天。 赞此功德...
我们经常为什么习定?我们经常练习打坐?就是忍。外相,什么相不理它,就叫寂灭忍,都寂静下来,不躁动,不粗暴。 ...
佛经教人常行忏悔,以期断尽无明,圆成佛道。虽位至等觉如弥勒菩萨,尚于二六时中,礼十方诸佛,以期无明净尽,圆证...问: 在家居士做《三时系念》给别人超荐亡人,如法吗? 大安法师答: 《三时系念》尽管标明是中峰禅师所作的,但印...
说戒酒不容易,其实是没下决心而已。我可以告诉大家戒酒的亲身经验:以前我爱喝酒,若论酒量不大也不小,一两瓶高梁...我们大家活在这个世上,天天有人生,天天有人死。长寿者一百多岁,短寿者十几年,还有的生下来就死了。人的一生一世...
友人卖了八年多的猪肉,也不曾看他卖猪脖子肉。他说猪血是杀猪时流在地上,再从水沟回收的,因为脏 ,所以也不曾看...小沙弥去担水,回来的路上被蛇咬伤。 回寺院处理好伤口之后,小沙弥找到一根长长的竹竿,准备去打蛇。慧清法师见状...
俱有因
【佛学大辞典】
上篇:俱生神 | 下篇:俱有依 |
禅林用语。指以心传心。禅宗认为悟之内容,无法以文字言语传述,必须由师心直接传予弟子心,此种以心传心之境地,称...
一实观
恶鬼六贼
世间解
正念正定为定蕴
七众
彼分涅槃
圆觉经
南华寺
恒河沙
乞者人不爱
见大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穿越生命的地狱--舍弃与坚韧

有人骂你,你听不见,他自己就拿回去了

发露忏悔于净土法门最易相应
在家居士做三时系念超荐亡人如法吗

戒酒不难,有没有下决心而已
人生之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