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又曰八十随形好,更细别三十二相为八十种之好也。随形好者随三十二形相之好也。一无见顶相,佛顶上之内鬘,仰之则愈高,遂不见其顶上;二鼻高不现孔;三眉如初月;四耳轮垂埵;五身坚实如那罗延;六骨际如钩锁;七身一时回旋如像王;八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九爪如赤铜色,薄而润泽;十膝骨坚而圆好;十一身清洁;十二身柔软;十三身不曲;十四指圆而纤细;十五指文藏覆;十六脉深不现;十七踝不现;十八身润泽;十九身自持不逶迤;二十身满足;二十一容仪备足;二十二容仪满足;二十三住处安无能动者;二十四威振一切;二十五一切众生见之而乐;二十六面不长大;二十七正容貌而色不挠;二十八面具满足;二十九唇如频婆果之色;三十言音深远;三十一脐深而圆好;三十二毛右旋;三十三手足满足;三十四手足如意;三十五手文明直;三十六手文长;三十七手文不断;三十八一切恶心之众生,见者和悦;三十九面广而殊好;四十面净满如月;四十一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四十二自毛孔出香气;四十三自口出无上香;四十四仪容如师子;四十五进止如像王;四十六行相如鹅王;四十七头如摩陀那果;四十八一切之声分具足;四十九四牙白利;五十舌色赤;五十一舌薄;五十二毛红色;五十三毛软净;五十四眼广长;五十五死门之相具;五十六手足赤白,如莲华之色;五十七脐不出;五十八腹不现;五十九细腹;六十身不倾动;六十一身持重;六十二其身大;六十三身长;六十四手足软净滑泽;六十五四边之光长一丈;六十六光照身而行;六十七等视众生;六十八不轻众生;六十九随众生之音声,不增不减;七十说法不着;七十一随众生之语言而说法;七十二发音应众声;七十三次第以因缘说法;七十四一切众生观相不能尽;七十五观不厌足;七十六发长好;七十七发不乱;七十八发旋好;七十九发色如青珠;八十手足为有德之相;见法界次第下之下。大乘义章二十末。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五浊十恶炽盛之时期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我出浊恶世。同普贤劝发品曰:后五百岁浊恶世中。...全一卷。唐代玄奘(602~664)译。又称咒五首、能灭众罪千转陀罗尼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仅列出五项咒文,即...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别名。...又名八十随形好,即:无见顶相、鼻高不现孔、眉如初月、耳轮垂埵,身坚实如那罗延、骨际如钩锁、身一时回旋如像王、...戒分四科: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也。 一、戒法 如来所制之法,是为戒法。 二、戒体 由于受授之作法,...在一行之中同时具足一切之行的意思,如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之佛是,华严宗叫做圆行。...【恶取空者】 p1159 瑜伽三十六卷十七页云:云何名为恶取空者?谓有沙门、或婆罗门、由彼故空、亦不信受;于此而空...(譬喻)以四马譬四等之比丘。杂阿含经三十三曰:世有四种良马:一第一良马,顾其鞭影驰驱,迟速左右随御者意。二第...五种具德之海。(一)指如来自证之无尽圆明性海藏中之五种义分。即:(一)一切诸世界海,(二)一切众生海,(三)法界业海...【死相差别】 p0619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页云:卽于此四生身相中,复有六种死差别相。一者、究竟死,二者、不...指本有之觉性。为“始觉”之对称。经过后天之修习,次第断破无始以来之迷惑,徐徐觉知、启发先天之心源,称为始觉;...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沈中旭。字启白,江苏吴县人,年少时个性豪放不拘小节,热心拯救他人的危难。 后来以医术而闻名于世,并且更加喜好...人是万物之灵,有智识,有才能,有远见,有良心,有道德才是万物之灵。事事皆能思前思后,打算将来的事情,方有万物...问: 有人说,临终时常有魔会化作佛来接引念佛人,但不会化作此人修学时的本尊。请问法师,临终时会有这种现象吗?...什么叫爱别离?相爱的人,结果分手了,这个时候也很痛苦啊。所以前几天有一位善信到东台来做佛事,他的父亲走掉了,...大家只要看看《楞严经》中讲的修禅定,色受想行识五阴魔,就知道修行的道路是险象环生,稍有不慎就会成为魔子魔孙,...圆瑛大师是中国近代非常卓越的一位宗教领袖,值得我们大家的崇敬。 36岁那一年,他主张禅净双修,自称为一吼堂主人...有一个病人到医生处求诊。医生检查后,开了一张处方笺给他。这个人对这位医生非常有信心。他回家后,在祈祷室供上了...有紧张大师之称的名导演希区柯克,有次在苏格兰山区迷了路,不知走了多久,才在漆黑的夜空见到一盏灯火。他定睛一看...
八十种好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八十无尽 | 下篇:八十亿劫 |
(术语)心识各自固有之性能,谓之行相。心识以各自之性能,游行于境相之上,又行于所对境之相状,故名行相。唯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