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丹霞凉禅师法嗣,真州长芦真歇清了禅师也。见五灯会元十四。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人名)Bhadraśri,又作跋捺罗室利,贤首菩萨之梵名。华严探玄记四曰:跋陀罗,此云贤。室利,此云吉祥,或云德,...又作修二(法)会。乃于二月初为祈求天下泰平等所举行之法会。在印度之年初,即相当于我国、日本之二月,故在我国之...复次诸法不生,何以故? 先有则不生 先无亦不生 有无亦不生 谁当有生者 若果因中先有,则不应生,...(名数)音声忍。顺忍,无生忍,如幻忍,如焰忍,如梦忍,如响忍,如影忍,如化忍,如空忍,...为“无漏业”之对称。指不离烦恼过非之诸善恶业。在黑白等四业中,以招欲界恶果之黑黑业、招色界善果之白白业及招欲...即华严经所说之大乘菩萨修行阶次。菩萨之修行,渐次臻于佛果之阶位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等觉等四十一位...(人名)比丘名。慧琳音义十四曰:蹇陀达多,是提婆达多眷属等五百比丘名也。梵Skanda-dattā。...二假之一,即在无名的事物上施设一个假名的意思。...(杂名)又作屈满啰。莲华之未开者。僧睿之法华经后序曰:诸华之中,莲华最胜。华而未敷,名屈摩罗。敷而将落,名迦...于虚诳语。能善思择。厌患远离。止息防护。不作不为。不行不犯。弃舍堰塞。不拒不逆。不违不越。如是名为离虚诳语。...于日本真言宗,行灌顶曼荼罗供时,由集会处前往堂前庭上所作行道之仪式。此仪式乃模仿龙猛菩萨开南天竺之铁塔时,于...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
出生的时候,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天真无邪,我们开心快乐。年复一年,随着我们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却越来越不知...
《楞严经》上佛说: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我们和佛就如此不同。《楞严》一经,由阿难发起,做我...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罪在哪里?或者叫:业障在哪里?我们每一个人先审视一下自己:我们有没有罪?有罪吗?有一句话...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则心身交益,不受其锻炼,则心身交损。洪应明:《菜根谈》名言 穷困...
眼睛干涩吃荠菜 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诗经》里有甘之如荠之句,宋代大诗人陆游对荠菜情有独钟,曾吟诗赞美:手烹墙...
《佛说法灭尽经》:法欲灭时,女人精进,恒作功德;男子懈慢,不用法语,眼见沙门,如视粪土,无有信心。法将殄没,...放生能得长寿,所以一般佛教徒对放生大都很积极。放生当然好,但不如吃素好,吃素才是真正彻底的放生。你虽放生还没...
因为贪心得不到满足,所以心里不满意、嫉妒、嗔恨、怨恨,贪心得不到满足了反而为嗔。所以嗔也是贪心的另一种表现形...
真歇了
【佛学大辞典】
上篇:真道 | 下篇:真解脱 |
(菩萨)或云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大金色孔雀王、大孔雀明王、大孔雀王、孔雀明王、佛母明王,皆同尊也。以能生诸佛...
跋陀罗室利
修二月会
观有果无果门
十忍
有漏业
四十一位
蹇陀达多
有体施设假
屈摩罗
离虚诳语
庭仪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卸下你沉重的包袱吧

欲望的过患
业障的来源与对治
千锤百炼,身心皆益

这4种食物多吃对眼睛好

《佛说法灭尽经》的预言
妙莲老和尚《放生与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