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名)又曰茅环,指钏。以茅草所造之指环。密教修法时用之。苏悉地经一曰:“又作法时,当用茅草而作指钏,著于右手无名指上。应诵当部三字半心真言,或经百遍或千遍,后安指上。若供养之时,持诵之时,护摩之时,应着草钏。以着此草环故,罪障除灭,手得清净,所作皆成。”苏悉地供养法下曰:“其茅环者,称无名指量,以茅三缠作金刚结。”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人名)明末沙门雪浪三怀洪思,与憨山出无极之门,创讲经典据正文,不牵注疏。一时缁素尊之。著有楞严经解一卷。科...【无分别智究竟】 p1082 世亲释八卷十七页云:无分别智、谁为究竟;而次前说次第获得?诸菩萨究竟,得清净三身。是...(杂语)梁书扶南国传,俗事天神,以铜为像。二面者四手。四面者八手。手各有所持,或小儿,或日月,或鸟兽,法苑珠...(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说六道相之偈颂也。与六趣轮回经类似。...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二所说。三心之一。乃凡夫未拔除之烦恼心,有此一根本心,则不能证得法身。宗镜录卷八十九将此根...【无少所有无所有处想】 p1094 集论一卷五页云:何等无少所有无所有处想?谓能了无所有处想。...(佛名)旧言毗摄罗。...嚫,梵语 daksinā,巴利语 dakkhinā,音译为达嚫拏、驮器尼,意译为财施、施颂,又作[贝*亲]、衬、[扌*亲]。嚫施...唯识宗言,一切万法无非是“识”所变现,称为识变。成唯识论卷二(大三一·七中):“然依识变,对遣妄执真实我法说...众学,梵语 ?iksā-karani,巴利语 sikkhā karanīya。意译应当学、应学作。乃戒禁触犯突吉罗罪(梵 duskrta,意译...亦名:尼师坛离宿犯相 子题:不应受单尼师坛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十诵, 不应受单尼师坛 ,离宿吉罗。摩得伽云,...(弘化社32分本)...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
这个恶知识再解释一下子。在其他的经论上讲,恶知识有四种。什么叫恶知识呢?内有怨心,他内里头呢,根本就没有平静...
古代民间女子若是婚姻不好,尤其是夫死再嫁、寡居等,很多都会被加上克夫的名头。当下社会,在民间习俗中,依然有父...挑水云水僧,是一位有名的禅师,曾在好几个丛林禅院住过,可以说饱参饱学,并在各地教过禅人。 他所主持的这一个禅...
念佛人称之谓净土行人,净土行人必须要把我们净土这一法知道的差不多,这个理路你弄不明白,虽然是念佛了,也是去向...有一位老人,一生靠修鞋维持生活。他的修鞋摊安置在当时美国的波士顿法院门外的大街上。每当法院开庭,他总是收起鞋...过去,有父子二人一起居住。儿子入山砍柴时,看见泉水中有闪闪发亮的黄金,即回家要求父亲分家,以方便入山采金。儿...
禅对于我们的生活、生存、生命极为重要。佛经上讲,众生有分段生死,每个人终其一生的寿命不过六十、七十岁,最多也...人的智识有深浅高低,个性习惯好欲都不同,所以有的人讲话做事都有投机不投机。古人说: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有人...
草环
【佛学大辞典】
上篇:草鞋 | 下篇:草系比丘 |
亦名:减半月浴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五缘:一、曾前浴竟,二、未满半月,(三、)无缘,(四、)更浴...
雪浪
无分别智究竟
三头八臂
六道伽陀经
根本心
无少所有无所有处想
毗摄浮
嚫施
识变
百众学
坐具离宿犯相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恶知识」都有哪一些

佛教有「夫妻相克」的说法吗
天堂净土

修习净土法门是最上的福报
修鞋老人仁心保罪犯,感得法律施缓刑
父子寻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