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戒律之语。一山之大众会合时,有事故而欲缺席,是曰欲法。此欲意豫传于出席之比丘,是云与欲。受与欲谓之受欲,于会合之席,问开会之初,有主事受欲者否,是云索欲。此时受欲之人答某谁与欲于我。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清净由五因之所显示】 p0962 瑜伽六十七卷十一页云:复次卽此清净、略由五因之所显示。何等为五?一、正说者,二...【女身不能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p0227 瑜伽三十八卷六页云:又非女身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何以故?一切菩萨,于过第一...(术语)性火之对有事火。【又】外道名,三迦叶原为此种之外道。...【八识缘境广狭】 唯识宗所立的八识,其缘境有广有狭。即:一、眼识缘唯实唯量境,谓眼见色时,即有识生,能缘青、...(术语)Kṣantipāramitā,六波罗蜜之一。译曰忍度。羼提者忍波罗蜜者度,忍辱之行,为度生死海到涅槃岸之道,故...可得愿与不可得愿。据大智度论卷三十载:(一)可得愿,指修福可得生于人、天二界,修戒、定、慧三学,可得阿罗汉果乃...乃毗沙门天腹部之鬼面名。本名为河伯面、河伯,或海若,皆为水神之名。后世将毗沙门天足踏之异形鬼称为“耐薰”。一...【不如法受尸罗律仪】 p0341 显扬七卷十四页云:初不如法受尸罗律仪者:如有一人、或避王逼恼,或避强贼之所逼恼,...(衣服)又曰衲衣。火烧牛嚼鼠啮死人衣月水衣等,天竺之人,弃之于巷野,与拭粪之秽物同,故名粪扫衣。浣洗缝治之而...【无常】 无常指世间事物的生灭迁流,变化无常。自有情而言,就是死。《大乘广五蕴论》曰:‘云何无常,谓彼诸行相...(衣服)三衣中僧伽梨衣最大,故云大衣。九条以上为大衣,有三品。释氏要览上曰:萨婆多论云:僧伽梨有三品,自九条...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
1、提倡吃面食 先后天衰弱,当以善于保养为事。若欲靠食物滋养,食素人宜多吃麦。食麦之力大于米力不止数倍。光吃了...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
现在的肉更可怕的是加了很多的激素、化学的东西,它的毒素很多。比如现在动物肉里面有一种瘦肉精,这都是毒药啊!你...
通过六个因素来理解烦恼的起源:一、业的习气,二、外境,三、恶友的影响,四、依从错误的教导,五、习惯,六、错误...佛陀在世时,有位长者非常护持佛陀弘法,并且经常布施财物,帮助孤苦贫困的人,所以大家尊称他为「给孤独长者」。 ...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 这个牒字,就把阿难尊者他所执着的相貌,把它牒,...
帝王中信佛的不少,其中尤其以梁武帝、顺治帝为最,舍身出家。 有人说,这两位是,他们的境遇有其特殊性,毕竟他们...
学佛,就是要学得可以清楚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但是谈何容易啊!不过,佛陀懂得用智慧来引导我们,首先要我...
索欲
【佛学大辞典】
上篇:索哆 | 下篇:索欲问和 |
三举之一。比丘犯罪而不认罪者,称为不见。举发不见者而治其罪,称为不见举。[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一](参...
清净由五因之所显示
女身不能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事火
八识缘境广狭
羼提波罗蜜
二种愿
天邪鬼
不如法受尸罗律仪
粪扫衣
无常
大衣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僧伽吒经

印光大师的健康饮食建议

发心往生者,皆得无量诸佛护念

吃这些东西不得病才怪

通过六个因素来理解烦恼的起源
以平等心来对待每个人

心无自体,它是缘生缘灭

学佛可以解脱众生之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