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涅槃经六说众生信解大乘教典,于熙连河沙与八恒河沙之诸佛所闻法之功德。道绰之安乐集上明此中初之熙连河沙及三恒河沙发心曰:“如涅槃经云:佛告迦叶菩萨:若有众生于熙连半恒河沙等诸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闻是大乘经典不生诽谤。若有于一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闻经不起诽谤,深生爱乐。若有于二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正解信乐受持读诵。若有于三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书写经卷虽为人说未解深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凡二十八卷(内含卷首二卷,卷末一卷)。清朝际祥撰。收在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净慈寺位于杭州西湖南岸(钱塘南...梵名 Sajyuktāgama,巴利名 Sajyutta-nikāya。音译作散瑜乞怛迦阿甘。凡五十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譬喻)三草之一。以喻修五戒十善,得人天果报之机类。...(术语)五分法身之一。成自无漏智慧之身也。...对“心所法”而言,指六识或八识之心王。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七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现在黑暗身】 p0955 集异门四卷十六页云:现在黑暗身者:云何现在、云何黑暗、云何身、而说现在黑暗身耶?答:现...凡二十卷。南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撰。全称净住子净行法门。本书乃叙述佛道修行之要旨,基于我国儒家之伦理精神,释说...燃千灯以供佛之法会。旨在忏悔、灭罪,而以千灯供养佛陀或菩萨,以求得证三藐三菩提。中日佛教界皆有此风。 p743...(一)(1150~1209)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临海(浙江)人,俗姓李。名心远,字湖隐,号方员叟。年十八,落发于灵隐寺...指佛说法之座。又称法坐。法华经序品(大九·四中):“即于法座上,加趺坐三昧。”又一般说法时所用之高座,亦称法...(杂名)地狱三途之川也。川有三濑,罪人至此谓奈处可渡,故名奈河。十王经曰:前大河即是葬头,见渡亡人,名奈河津...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印光大师校印本)...
我们念佛,要先把念佛的障碍除掉。什么障碍呢? 比如穷苦的人,为了生活奔波,他怎能来念佛念到一心呢?再说富贵的...每天急匆匆地行走在来来往往地人群中,为了生计、为了永不满足的愿望去不停地追求,有时却忽视了身边最爱你的人、最...
赤裸裸的戏谑 用什么方法整的?答:文艺作品。 大家看看,最近这些年来的文艺作品,无论是小说、电影、电视剧、戏剧...
我们注意到,这十三代祖师有很多都是不可思议、从本垂迹的菩萨再来之人。善导大师相传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是非常不一...问:人多意见也多,在道场里是否也一样呢?法师如何解决?社会上许多人除了意见不同,还各持己见,认为自己的意见才...
成差。天见是宝严地,人见是水,饿鬼见是火,鱼见是窟宅。故知前尘无定相,转变由人如云: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
彻悟大师有一句话:善谈心性者,必不离弃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势所必然也。而不孝的因果,更...问: 念佛人多是老头老太太,年轻学佛人往往对禅、密感兴趣,对净土法门漠然,这是什么原因? 大安法师答: 年轻人...
三恒河沙
【佛学大辞典】
上篇:恒河沙 | 下篇:八恒河沙 |
禅林用语。又作挂唇齿。原谓唇夹于齿间,则不能吞物;禅林中用以比喻若拘泥于他人之言语,则不能理解其真意。从容录...
敕建净慈寺志
杂阿含经
小草
慧身
识心
现在黑暗身
净住子
千灯会
道济
法座
奈河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念佛先除障碍
不要忽略身边的幸福

被现代人「整惨了」的和尚

先往生净土,再求阿鞞跋致
圣严法师《遵守团体游戏规则》

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