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二十八卷(内含卷首二卷,卷末一卷)。清朝际祥撰。收在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净慈寺位于杭州西湖南岸(钱塘南屏山),与北岸大昭庆律寺对峙,始创于周显德中(954~959),号“慧日永明院”,宋绍兴年间始改今名。当吴越懿忠王时,延请智觉延寿禅师驻锡本寺。智觉禅师,论者推为曹溪后第一人,净慈寺亦为西湖第一丛林。明朝天启年间,寺僧大壑撰“净慈寺志”十卷;清乾隆初,篆玉又作“续志”,然仅寥寥数十页。嘉庆年中,寺僧际祥乃博考群籍,另撰新志,其内分十二门:兴建、支院、寺产、住持、法嗣、塔院、山水、园亭、古迹、艺文、杂记、外纪。 p373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譬喻)譬苦集灭道四谛之理。以小乘之人依止于四谛之理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诸子等安稳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易满易养差别】 p0827 大毗婆沙论四十二卷三页云:谓卽前说不重食等,少便能济,是易满。诸不饕等,趣得便济...(人名)新罗人。唐总章二年,游中国,至长安终南山,随智俨,学华严经。时吉藏亦同学。交游研钻,深入玄微。归国阐...【聪睿】 p1404 瑜伽八十三卷十页云:聪睿者:先后渐次于彼义中,无忘失故。...【生起因】 唯识宗所立十因之一。又作生因。指依现世善、恶之业而起未来的苦、乐果报。亦即内外种子至成熟位,能在...(术语)五境之一。青黄赤白等之法,为眼根所对之境界者。...【兜罗緜】 兜罗,此云细香。苑音义翻冰。或云兜沙,此云霜。斯皆从色为名。或名妒罗緜,兜罗树名,緜从树生,...(名数)萨婆多宗所立。五停心,别相念住,总相念住,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之七方便位为七贤。信行,法行(初...(术语)四种问答之一。决定不变之答也。如一比丘问佛:五蕴不常变异否?佛言五蕴定为变异,是名定答。...学佛人精修有得,叫做证果,因与外道的证果有别,所以叫做正果。果是形容好像果子一样已经成熟了。...(譬喻)龟藏六处,免野干之难。以喻比丘藏六根而免魔害。...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五欲害人,就好像脚踩在毒蛇上,你得一点五欲虚幻的快乐,就好像梦中得到一样。大家都喜欢财富,我们就讲个关于财富...过去有一户豪门望族的长者,突发异想:寺院中有许多年轻的出家人,不知道他们对男女情爱是否还有染着心?要得到答案...「恶口」是用恶劣的、恶毒的、不堪入耳的言语侮辱人、伤害人,这种话最好不要说,因为说出来一定会伤人。 一般说来...
觉悟既然是一个根本问题,就要知道觉悟的层次和内容是什么,我们每一个人有没有觉悟的可能性?必须在这些问题上建立...
云何菩萨其施广大?若诸菩萨于惠施中离娑洛想。 前面是讲菩萨的一种相续的加持,这个地方讲广大。说是什么样的布施...
佛门今天日况愈下,真修真学者乏人。真修则不能息心,真学则不能专志。营事则畏烦,劳作则怕累。弘法则无能,接俗则...
人都会做梦。有人在梦中发了财,有人在梦中升了官、出了名,有人在梦中娶了娇妻、生了爱子等等,这些是好梦;也有人...生活在现代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比过去更频繁,接触面也更广,但是,每一个人都是为了自己或所属团体的利益...
敕建净慈寺志
【佛光大辞典】
上篇:敕修百丈清规 | 下篇:敕使拈香 |
(公案)云门示众云:闻声悟道,见色明心,观世音菩萨,将钱来买糊饼,放下手却是馒头。见从容录八十二则。...
四衢道
易满易养差别
义湘
聪睿
生起因
色境
兜罗緜
七贤七圣
定答
正果
藏六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金字旁边两把戈
信为道源功德母
圣严法师:不要让「重话」变成「恶口」

觉悟的三个层次

什么样的布施能成就广大功德

佛门日况愈下,真修真学者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