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在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四经之第二。信者闻人言而不疑也,解者悟解于自心内也。此一品为譬喻品中第二之领解段。中根之人初闻方便品之法说,虽虚心信受,然未能悟其意,世尊为于上譬喻品广引三车一车之譬,而说会三归一之旨。于是须菩提,迦旃延,迦叶,目连四大声闻,始领悟其旨,欲述其领悟之旨,说长者穷子之譬,述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五时之教门,自彰其领悟之处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mahā-vaipulya。为九部经之一,十二部经之一。又作无比、广破、大方等。无外曰大,正理曰方,包富曰广。一乘...【习定苾刍自害证果处】 p1026 西域记九卷十一页云:石室东不远,盘石上,有班采状血染,傍建窣堵波。是习定苾刍自...指右手,相对于左手之称“定手”。大日经疏卷四(大三九·六一九下):“以般若波罗蜜手屡舒五力。” p4304...禅林用语。谓人开悟时,全身充塞宇宙,遍满虚空,而不著于任何一处。无门关(大四八·二九五下):“脚踏翻香水海...(1103~1163)宋代临济宗僧。蕲州(湖北蕲州县)人,一说黄梅(湖北黄梅县)人,俗姓江。字应庵。十七岁于东禅寺剃...(术语)智净相之对。还于清净本觉上之业用也。依智净相而本觉之德用现,能为一切胜妙之境界也。即无量功德之相,常...梵名 Ku?āvatī,巴利名 Kusāvatī。为大善见转轮王传说中之都城,亦即释尊入灭之地拘尸那揭罗(巴 Kusināra)之...梵语 ākā?ānantyāyatana dhyāna。乃四无色定之一。又作空处定。意指超越色界之第四禅,灭除与眼识相应之诸色想...(术语)又曰真际,实际。真实者,真如也,穷极真如之源底曰真实际。无量寿经上曰:分别显示真实之际。...(杂语)浩大微妙也。止观一上曰:法门浩妙,为天真独朗。...(人名)舒州人。姓江氏。字佛鉴。试经得度,读法华所谓:唯此一事实之经文,有省。参五祖法演数年,恚其不印而去。...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弘化社32分本)...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
若人发愿往生他国净土,应当随着那方佛世界的那尊佛的名字,专心一意地系念,无有其它杂念,进一步修唯心识观和真如...
一、香赞 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弟子虔诚,热在金炉上,顷刻纷纭,即遍满十方,昔日耶输,免难消灾障。 南无香云盖...佛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是乘愿再来的中国近代少见的高僧。他一生自行化他,开示做人和学佛的总纲是:敦伦尽分,闲邪...一位行者到寺庙中拜谒在这里修行的禅师,希望禅师能够解开他心中的疑惑。 行者问道: 禅师,人的欲望是什么? 禅师看...
非常的庆幸我们各位都非常的有福报,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现在的社会非常的忙碌,简称三很很忙、很累、很无奈。我们...在和大家讲正题以前,先讲怎么念佛。 有些人不知道念佛怎么念。现在我来告诉你,念佛的时候,要把嘴巴张开,把声音...
居士到寺院是为了学习佛法而来,为了修行而来。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行为心念,因为我们一般人平常生活在世俗生活当中...从佛教的立场说,一个在家的居士所活动的范围,可比一个出家的僧侣深广得多,他所隶属的社会,也比出家的僧侣繁复得...
信解品
【佛学大辞典】
上篇:信解 | 下篇:信解行证 |
禅林用语。一声震动天地之雷鸣能兴起清凉风;引申由于得悟,则一切烦恼消除殆尽。碧岩录第四十九则(大四八·一八五...
大方广
习定苾刍自害证果处
般若波罗蜜手
一个浑身无处着
昙华
不思议业相
拘舍婆提
空无边处定
真实际
浩妙
慧勤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修行必须下苦功夫

文殊菩萨祝圣仪轨
昌臻法师《做人的基础 学佛的捷径》
欲望是累赘

打坐是最高级的奢侈品
念佛最重要的是临终那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