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在涅槃会上,住于大乘知七善法,具足梵行也。一、知法,知十二部经能诠之法。二、知义,知经中一切文字语言所诠之义理。三、知时,知可修寂静,精进,舍定,供养佛师,布施,忍辱,般若等之时。四、知足,于饮食,衣药,行,住,坐,卧,知止足。五、知自,知悉自己之戒,多闻,慧,正念,善行等。六、知众,知分别刹利,婆罗门,居士,沙门之众而为应机之说法问答。七、知人尊卑,知信者不信者之别,又知自度他度之尊卑。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僧亡时,将其衣服道具估唱后,除支付必要费用外,将其余分作十分,由十分之中抽三分以归常住,称为抽分钱。[禅林象...(名数)又云十八明处。四韦陀与六论八论也。四韦陀出别项。六论者:一、式叉论,明六十四种之能法。二、毗伽论,释...(杂语)香烟蟠作盖形者,贤愚经六曰:香烟如意乘虚往,至世尊顶上,相结合聚,作一烟盖。...(经名)说佛济度央崛摩罗之事。大乘部摄,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四卷。...何等加行道?谓有资粮道皆是加行道,或有加行道非资粮道,谓已积集资粮道者,所有顺决择分善根,谓暖法顶法顺谛忍法...集谛下四行者: 一、集行 谓观烦恼有漏累和合能招苦果,故名集行。 二、因行 谓观六因(见前文)生苦果,...【欲贪緾及随眠略于二种补特伽罗相续可】 p0992 瑜伽十七卷十四页云:又此欲贪缠及随眠、略于二种补特伽罗相续可得...凡六卷。又称纂要、止观义例纂要。宋代从义撰。收于卍续藏第九十九册。乃荆溪大师之止观义例之注释书。本书首述止观...大吉祥明,梵名 ?rīmahāvidya,音译室利摩诃微地也。为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中列上方第六位之菩萨。又作吉...位于陕西大荔县之古寺。隋文帝大兴佛法时,曾命四十五州各置大兴国寺,本寺即其一,亦为文帝出生之地。东魏大统七年...(名数)华严经十地品中所说,初欢喜地菩萨,发广大之愿,以十无尽而成就,若此十句有尽,则我愿亦尽,此十句无尽,...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
人的生死问题 人的生死问题,就是人的生命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佛教不讲终极问题,只讲生死问题。对于人来说,不管...
(婆薮槃头菩萨 造 元魏菩提流支 译)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
佛法的修学我们慢慢进入到主题,四个道次第,这个次第不能错。第一个发心确认目标;第二个才有所谓的了解路况正见;...
在五台山时,每天上午和中午都有过堂,都是师父给我们服务。从这些出家人的威仪中,可以学到许多,古来大德说,要想...佛法就是解脱法。但是有很多层次,有浅、有深、有更深的。而佛法的解脱,不仅是最深,而且是最究竟的。 解脱什么?...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片旷野,广阔无垠,浮云流水,嫩草鲜花,着实是一个好去处。 有一头水牛王,每日里带着众多的牛...
●问:如遇危急时,势不能一时兼诵各咒,应以何者应用之?答:遇极危急之灾难,但念观世音圣号,为最省心力,最有感...
七知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七戒经 | 下篇:七治 |
子题:恶邪见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谏恶邪法者,欲是障道,生死中根,出家志本,誓断此法。反言不障,滥罔教限,...
抽分钱
十八大经
烟盖
央崛摩罗经
加行道
集谛下四行
欲贪緾及随眠略于二种补特伽罗相续可
摩诃止观义例纂要
大吉祥明菩萨
大兴国寺
十无尽句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人际关系的图解

人的生死问题

【推荐】往生论(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不要随便发愿,你的愿力就是引导力

要想千人头上过,须向万人脚底行
圣严法师《什么是佛法?》
水牛忍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