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杂语)发起起立塔像,书写经典等,总关于佛道善根之人也。此人以此善根愿成佛或往生,故名为愿主,又曰本愿。无量...最后刹那之心。又作最后念、末心。即灰身灭智,将入无余涅槃时,最后刹那之心。据大毗婆沙论卷十、卷三十二所载,于...【我常不得成立】 p0650 显扬十四卷十八页云:云何我常不得成立?颂曰:位思烦恼分,非常;变异故。此若无变异...(传说)未曾有经上云:有野干为师子所逐,坠井中,将死,说偈忏悔于佛。帝释闻佛名,感未曾有,自天降,礼拜供养野...梵名 Sandāgārikā。音译沙那利迦、山拖伽梨柯。又作密林住部、密山住部、芿山部、六城部。小乘二十部之一。乃佛...印度称医学为医方明(梵 cikitsā-vidyā),乃五明之一。佛典中提及之医术,亦属此一系统,增一阿含经卷十二、金光...【圣财所生乐】 p1227 瑜伽五卷二页云:圣财所生乐者:谓七圣财为缘得生。何等为七?一、信,二、戒,三、惭,四、...仁王经所说的五大力菩萨,亦即五大明王。...亦名:诤分十八品 子题:言诤中事诤、觅诤中事诤、犯诤分事诤 戒本疏·七灭诤法:“明分品。用七药治四诤;诤中十八...【一切有情业报证得】 p0014 显扬六卷十页云:一切有情业报证得者:谓一切有情,造作净不净业。依自业故,于五...净行所缘复有五种,谓多贪行者缘不净境、多瞋行者缘修慈境、多癡行者缘众缘性诸缘起境、憍慢行者缘界差别境、寻思行...毗尼日用切要...往生论...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
十乘观法是天台宗智者大师总结的十种观行法门,总结非常圆满。 修圆顿止观之前,即二十五方便修毕后,为正观对象轨...
【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或瞻礼。或称名。或供养。乃至彩画刻镂塑漆形像。是人当得百...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说法时,长者每日供佛、供僧;近五百位乞儿为得饱食一餐,也前来听佛说法。 这群乞儿接受一段时...《庄子》中有一篇文章,其中一段是叙述黄帝问路的故事。黄帝与六位贤士去访问一位修道的隐士,在山上迷了路,当时,...过去,波斯匿王每次到祇洹精舍聆听佛陀开示时,必先脱下随身的庄严饰物,虔诚顶礼后再请法。一日,佛陀为波斯匿王开...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
世人都知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可是真正在境界现前时,往往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失去理智,造...
加行道
【阿毗达磨辞典】
何等加行道?谓有资粮道皆是加行道,或有加行道非资粮道,谓已积集资粮道者,所有顺决择分善根,谓暖法顶法顺谛忍法世第一法。云何暖法?谓各别内证于诸谛中,明得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法。云何顶法?谓各别内证于诸谛中,明增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法。云何顺谛忍法?谓各别内证于诸谛中,一分已入随顺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法。云何世第一法?谓各别内证于诸谛中,无间心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法。何等见道?若总说,谓世第一法无间无所得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法,又所缘能缘平等平等智为其相,又遣各别有情假法假,遍遣二假所缘法智为相。
上篇:寂静无记 | 下篇:见结者 |
由中、日、韩三国学者共同发起之国际性佛教学术会议,自一九七八年起,每年择期举行。第一届于汉城世宗文化会议馆举...
愿主
最后心
我常不得成立
帝释拜畜
密林山部
佛教医术
圣财所生乐
仁王菩萨
四诤十八品
一切有情业报证得
净行所缘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佛教之三种简易修持法

略说天台宗的十乘观法

瞻礼供养地藏像的感应
不要小看自己
黄帝与牧童
不要贪恋世间生灭的福报

这人好像很富有,但是这个不是福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