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依他苦而行施,以成福业,有七种,名曰七有依福业:一施于客人,二施于行人,三施于病人,四施于侍病之人,五以园林施于诸寺等,六以常食施于众僧,七应寒风热等之时,施随时之饮食衣服等。见俱舍论十八。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五大】 p0247 此数论师义。唯识述记四卷二十一页云:五大者:地水火风空。别有一物,名之为空。非空无为,空界色...(杂名)初宿胎内之位。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三之上曰:我初生时揽父母身,分以为已有,名歌罗逻。歌罗逻时,名曰无...【解行地】 p1235 成唯识论九卷五页云:此资粮位、未证唯识真如,依胜解力,修诸胜行;应知亦是解行地摄。又云:此...此体用熏习,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 一者、未相应 谓凡夫二乘初发意菩萨等,以意意识熏习,依信力故,而能...【无学正命】 p1068 集异门论二十卷十三页云:云何无学正命?答:诸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人名)凶人央掘摩罗Aṅgulimālya,译为指鬘,指鬘本名无恼。贤愚经十一曰:阿亹贼奇,晋言无恼。出曜经十七曰:...(界名)四空处之一。无色界之第二天也。...(流派)宗名取于福清之黄檗山。唐贞元五年,正干禅师传六祖之法,开创此山,断际禅师住此,大振法道,名遂着。希运...(佛名)舍卫国波斯匿王在此佛所,既为深位之菩萨。仁王经中曰:尔时世尊告大众言:是波斯匿王,已于过去十千劫,龙...(术语)见惑与修惑也。见道所断之理惑谓之见惑,修道所断之事惑谓之修惑。以见惑之故,不达于四谛之真理起种种之邪...(衣服)袈裟之异名。取清净无染之义。释氏要览上曰:袈裟又名莲华衣,谓不为欲泥染故。...无量义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是八念法门。 我过去也给大家讲过六念,六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 今天所...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要看他会救。 天要降祸给一个人,必定先降下一...
在寺院里的五观堂,吃饭之时要观想五件事,名为食存五观: (1) 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2)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我们刚开始去学习佛法的时候,是要从语言文字,离开语言文字我们不能够跟真如理相应,不可以,带名言的。但是你在真...
原文: 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若教赴时机,易修易悟;若机教时乖,难修难入。 是故《正法念经》云:行者一...导语: 不明佛教真相的群众心理建设人间佛教,要先从普通一般人的思想中建设起来,故须把群众对于佛教的普通观念,...他是这个地方的首富,但生活得并不快乐。先是亲戚和朋友向他借钱,但都是有去无回,这让他很伤心。后来他花钱请戏班子...在佛陀时代,有一天,有一个商人在路上不小心给牛撞死了。牛的主人,怕留下这条恶牛,以后将带给他更多的麻烦,因此...
七有依福业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七加行 | 下篇:七百贤圣 |
梵语 punya,巴利语 pua。又作功德、福德。指能够获得世间、出世间幸福之行为。阿含经将善行分为出世间无漏梵行(清...
五大
歌罗逻
解行地
相应未相应
无学正命
无恼指鬘
识无边处天
黄檗宗
龙光王佛
见修
莲华衣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推荐】修行中的八念法门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

佛弟子吃饭时应观想哪五件事

初学佛,不离名言;真见道,不带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