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以譬烦恼之厚重也。止观一曰:“月隐重山,举扇类之。风息太虚,动树训之。”同辅行曰:“真常性月,隐烦恼山。烦恼非一,故名为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谓诸不善身业语业。心心所法。不相应行。如是诸行。长夜能招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欣不可意诸异熟果。此果名非福。亦名非...【四缘说能归依】 p0452 瑜伽六十四卷一页云:齐四缘故说能归依。一、知功德故。二、知差别故。三、自誓愿故。四、...比丘当深信因果,常生惭愧,戒行精进,法义无忘,方堪授人戒法;若不能如是者,则不得授人戒法。据四分律卷五十九载...【现观道】 p0951 杂集论九卷十四页云:现观道者:谓七觉支。由此最初各别内证,觉眞理故。...为密教修行者正式取得弟子位之仪式。又作受明灌顶、受法灌顶、持明灌顶、弟子灌顶。对一密教行者而言,表示许可其开...(杂语)称婆罗门净行者。法华经序品曰:最后天中天,号曰然灯佛,诸仙之导师。...(术语)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为法藏比丘时立四十八愿,而一一之愿以此愿若不成就我不取正觉(即不成佛)之誓言而结之...亦名:教尼须具十德 资持记·释说戒篇:“教尼须具十德:一、具持戒行;二、多闻;三、诵二部戒本利;四、决断无疑...(流派)奉莲社之旨趣,愿求莲邦之宗门也。莲宗宝鉴自叙曰:东晋远公祖师,因听弥天法师讲般若经,豁然大悟。(中略...(物名)金缕织成之袈裟。又曰金色衣,金色氎衣,黄金氎衣,金缕袈裟。印度早已行之,佛母大爱道,上之于释尊,其因...【三受分三】 p0185 成唯识论五卷十四页云:或各分三。谓见所断。修所断,非所断。又学,无学,非二,为三。...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八大人觉经...(龙藏本)...问: 在家佛弟子如何尽善尽美完成孝道? 大安法师答: 孝道是净业行人的一个纲宗要领,孝乃天之经、地之义。吾人之...
有人问蕅益大师说:大师!你老人家开悟了(蕅益大师二十五岁开悟,他自己承认了)。开悟以后你老人家是怎么想的?开...
人们都知道杀业非常可怕,却不知道邪淫更加可怕;人们都以为杀业所得之业报最为残酷,却不知邪淫的业报更为凄惨。人...
问:有人闻说西方净土,心生好乐,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答:若果心生好乐,定起希求。若起希求,必然念佛。好乐不...
佛教主张给亡灵焚烧纸钱吗? 作为寺院来讲,清明节一般会举行一些超度法会,大的举行水陆法会,小的也做一些诵《地...
我们一般做一件事情总是会以利益得失的考量,来决定我是不是做这桩事情。修行也是这样,要比较、选择再来做这个事情...
世人稍遇灾殃,不是怨天,便是尤人,绝无有作偿债想,生悔罪心者。须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稂莠则不能嘉谷,...
俗话说诚实赢得千家赞,虚伪招来万户嫌。诚信是与人交往的基础,也是做人的底线。 人们或因各种原因撒谎,但是为了...
重山
【佛学大辞典】
上篇:重 | 下篇:重火 |
(职位)大众一座之主也,如言上座首座。禅家云住持。教家云座主。为大众一座之主,统理一山者。如天台山修禅寺座主...
非福行
四缘说能归依
五法不得授人戒
现观道
学法灌顶
诸仙
不取正觉愿
比丘教尼须具十德
莲宗
金襕衣
三受分三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在家佛弟子如何尽善尽美完成孝道

心性本来具足,但要靠因缘来成就

邪淫的可怕

心生好乐,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佛教徒应该用什么方式祭奠亡灵

【推荐】天底下最划算的投资

世人若遇灾殃,应作偿债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