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净土宗之一义。往生于弥陀之净土,不仅限于念佛之一类,修念佛以外之诸行者,亦得往生,此宗义名曰二类各生。盖弥陀本愿,其第十八愿,虽誓救济但修念佛者,而其第十九、第二十之二愿,于修诸行者,亦誓使往生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指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华严宗本立四种法界,为与能观之智对应,故别立三重法界,即:(一)理法界,即统摄万物形成之...法华七喻之一。化城,梵语 rddhi-nagara,指变化之城邑,比喻二乘之涅槃。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载,有众人将过五百由...(杂语)不出声而默诵经文也。摄真实经下曰:持真言时,住心凝寂,口习真言,唯自耳闻勿令他解。心中观想一一梵字,...子题:大德、僧、听、命章、假名僧、真实僧 羯磨疏·诸界结解篇:“大德僧听者,恐妄缘事,无情同秉,故初总告诫耳...(地名)Madhukula,山名。译曰蜜种。翻梵语九曰:摩头鸠罗山,译曰摩头者蜜,鸠罗者种姓也。见四分律十一。...又名真如随缘,法性有不变和随缘二种,法性之体,随染缘而生流转的因果,随净缘而生还灭的因果,这种情形叫做法性随...(术语)菩萨应现于六道,救众生苦难之身也。观音玄义上曰:如华严云:有上药树,其根深入,枝叶四布,根茎枝叶,皆...(术语)佛之眉毛为绀琉璃之色也。大般若三百八十一曰:世尊眼睫犹若牛王,绀青齐整,不相杂乱。广弘明集十三曰:白...一个宣示寂灭(涅槃境界)才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的真理,也就是四圣谛中之灭谛。...(譬喻)幽鬼所栖之处,闇黑之处,以譬总为盲昧无所见之学人境界。坐禅仪曰:法云圆通禅师,亦呵人闭目坐禅,以谓黑...梵语 geya,巴利语 geyya。音译祇夜。又作重颂、重颂偈。九分教之一,十二分教(十二部经)之一。此类经典之形式,...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有一个小伙子,初次到工厂做车工,师傅要求他每天车完三万个铆钉,一个星期后,他疲惫不堪地找到师傅,说干不了想回...问: 弟子有一次在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时,感觉进入了一片光明的世界,没有任何有形的事物存在,只有活跃的思维,感...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修行不同于集体修行,在明师指导下修行和无师自修,更是大不相...
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一日,波斯匿王来见世尊,顶礼佛足后坐在一旁。波斯匿王请问世尊:如来是否有说过...问: 师父,念佛时如何做到心定,静心。心无杂念的境界好难啊! 答: 作为初学者,不要等到心完全安静下来再去念佛...近两年来,新加坡居士林在佛菩萨圣诞日到来之前总会在《联合早报》等报章媒体上刊登广告,提醒大家以护生代替放生,...佛法论梦之起缘,约分为五:一想,二忆,三病,四曾更(经验影像),五行引起(未来事实)。梦之起作用者,乃独头意识,...
备注:以下七则方均摘录自印光法师文钞,为印祖所认可流通。 一、白矾救命神效方 凡误食河豚,及其他一切毒物。或因...
二类各生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二德 | 下篇:二证 |
(行事)白月十五日(即阴历十五日)、黑月十四日或十五日(即晦日)两度之布萨也。白黑月之终,说戒经而清僧众,谓...
三重法界
化城喻
金刚语言
大德僧听
摩头鸠罗
法性随缘
药树王身
绀睫
一灭
鬼窟里
应颂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给自己的心蒙上了一层阴影
怎样面对修行中出现的境界
圣严法师:独修与共修的差别

供养三宝获福无量
心乱就不要念佛持咒了吗
提倡以护生和素食代替放生
佛说做梦的五种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