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佛之眉毛为绀琉璃之色也。大般若三百八十一曰:“世尊眼睫犹若牛王,绀青齐整,不相杂乱。”广弘明集十三曰:“白毫绀睫。”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衍者,梵语摩诃衍Mahāyāna之略。译曰大乘。门者部门。对小乘谓大乘云衍门。文句记一上曰:古人唯知衍门一...(术语)旧曰思惑。新曰修惑。于修道而断之贪瞋痴等迷事之惑也。其惑有八十一品。...谓悔谢罪过以请求谅解。忏,为梵语 ksama(忏摩)之略译,乃“忍”之义,即请求他人忍罪;悔,为追悔、悔过之义,即...(术语)离随染烦恼性质之纯真无垢智慧也。即三乘之圣智是。...圆教的法身佛,即毗卢舍那佛。...(一)禅,为梵语 dhyāna 之音译;定,为梵语 samādhi 之意译。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三界中的一切境界和事物都是由心所造的。...自家中之珍宝;禅林中,转指人人本具之佛性。无门关自序(大四八·二九二中):“岂不见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从...梵语 sūtra(修多罗)含有五义,此为其第三义;谓修多罗之文义不尽,如泉水之流注。[法华玄义卷八](参阅“经”...指于金鍱、铜板等金属板表面镂刻经文之经典。佛典中有关铜板经之最早记载为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十(大八·五八三中)...触,指根、境、识和合而生之精神作用,计有六种,即眼触、耳触乃至意触。触乐,即指因触而发生之乐情,如男女触身之...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地藏:梵语ksitigarbha,译为地藏。地即土地,具有七义: (一)能生义,土地能生一切生物、植物,喻菩萨能生一切善...
《佛说四十二章经》中说:不说是非难,是说我们在生活中很容易说长道短,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要想做到不讲是...
僧人又叫福田僧,供僧又叫种福田。就犹如我们有种子,但没有田地可种,就没有粮食吃,我们施舍的善根犹如种子,而弘...做人一定要学会承担,也一定要学会处之淡然。世间许多事情本来就很平常,无需计较是非黑白,看开了就是快乐。 有一...
老和尚在客堂对大众开示:出家了生死,是要去一切的悭贪,我们粗衣淡饭,就是要舍贪,吃只求果腹,衣只求蔽体御寒,...
既不能生西方,则汝一生守节念佛,及所作种种有益之事,完全成了福报。 这是必然的,假如你往生不了,你这一生当中...
利他利己叫作二利,二利也是一种心态,二利的心态能够对治利益一方而损害另一方的心毒。比随喜和谦虚心态更高境界的...问: 念佛,要注意些什么? 律航法师答: 有些人,口里虽然不停的念佛,心里却尽管胡思乱想,那样念法,是很少利益...
绀睫
【佛学大辞典】
上篇:绀顶 | 下篇:绀园 |
无相者,谓一切染净之法,悉为因缘生。以因缘生,故无自性,如梦如幻,诸法唯是空,即空亦为空,是为一切诸法,皆空...
衍门
修惑
忏悔
无漏慧
圆佛
禅定
三界唯一心
家珍
涌泉
铜板经
触乐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地藏菩萨名号的含义

是非止于智者

【推荐】为什么供养了僧人,我们还得感谢僧人
何必在意小过

在娑婆世界中,任何事情都不要贪恋

不能往生西方,则所作有益之事,完全成了世间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