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Tiṣya,比丘名。同时有二人同名,阿育王时,第三结集之上座谓为目犍连子帝须(巴Moggaliputtatissa)又王之弟,为七日王,观无常而出家,名为帝须比丘。见善见律二。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谓如来常住无有变异的意思。...【十信】 菩萨修行的五十二阶位中,最初十位应修之十种心;此十种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全称十信心。略称十心。即...(名数)北斗之七星也。...(一)凡二卷。天亲着,鸠摩罗什译。全称发菩提心经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共分十二章。内容系就发菩提心而论,据...【菩萨二乘所修对治差别】 p1133 辩中边论中卷十六页云:菩萨二乘所修对治、有差别相,云何应知?颂曰:菩萨所修习...【七种施清净相】 p0062 瑜伽七十八卷十一页云:别说一切波罗蜜多清净相者,亦有七种。何等为七?谓诸菩萨如我...(术语)顺于作持戒而积极的行众善也。...【俱解脱】 p0926 显扬三卷十页云:七、俱解脱。谓已得诸漏无余尽灭;及于八解脱,身证具足住。 二解 大毗...行事钞·随戒释相篇:“着革屣下诸塔边戒。除有如是病,或强力唤入塔中者。”资持记释云:“着革屣中,收五戒,故云...即指畜生。上自龙兽禽畜,下及水陆昆虫,皆是业轮恶趣,非人天之正道,故称旁生。(参阅“畜生”4188) p4117...(杂名)译言腐烂食药。即陈弃药也。四分开宗记七本曰:布你阿偈,此云腐烂食药,即是所弃之物,故五分律第十六云残...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普贤菩萨行愿赞...
虽然果报现前有前后时间上的差异,但是它不离开一个原则:都是我们的心随着所遇的人事环境,而显发的一种对境。对就...
鲁宗道是北宋大臣,在他住处旁有个著名的仁和酒店,店里的酒闻名京城。鲁宗道常在下班之余,换下官服,一个人去那里...
原文: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分。不计他对我之尽分与否,我总要尽我之分。能于...
我们正式来说明信愿行三种资粮修行的内容。今初,首先我们看第一个信门。信门也是有一段《灵峰宗论》的论文,我们先...
奶奶出院了,康复得不错,精神状态很好,常给大家讲当初幸亏念佛。又给大家讲,在救护车上、在ICU中,多次遇见她的...称谓是一种礼仪,也是身份的代表。在佛门里,称谓代表着职务,也是修持的衡量;不但具有维系佛门纲常伦理的功用,从...神通力虽不敌业力,可是业力不敌愿力,往生极乐的念佛是靠愿力,所以愿力强过业力,你怎么会怕?怕是怕业力现前你愿...
释迦本师以大悲愿力由法身垂迹,惊入三界火宅之门,于娑婆世界示现八相成道,哀愍众生,随机施教,讲经说法四十九年...
帝须
【佛学大辞典】
上篇:帝青 | 下篇:帝网 |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佛住广博大园因毗钮达多婆罗门求子,为说陀罗尼。...
佛性常住
十信
七星
发菩提心论
菩萨二乘所修对治差别
七种施清净相
作持门
俱解脱
着革屣入佛塔中戒开缘
旁生
布你阿偈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果报的轻重取决于心

最轻松的方式还是诚实

善人念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即得往生

有这一念的信心成就,决定得生自心本具的极乐世界

奶奶的往生纪实
佛教中的「称谓」有哪些
让愿力强过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