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苦之最终。受生死苦最后之身也。法华经序品曰:“若人遭苦,厌老病死。为说涅槃,尽诸苦际。”大部补注六曰:“婆沙云:或有说者,阿罗汉最后阴,是苦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经名)二十卷,隋阇那崛多译。善威光天子请问陀罗尼门。佛入大力庄严三昧,说过去之放光如来说此经事。一经五十二...【善法差别】 p1140 瑜伽三卷八页云:又如经言;善不善无记者;彼差别、云何?谓诸善法、或立一种。由无罪义故。或...梵语 ?aiksa,巴利语 sekha。又称学人。即指为断尽一切烦恼,而修学无漏之戒、定、慧,及择灭之理者。亦即佛弟子虽...(术语)于一切众生怨亲平等之心。又诸行等修之心。无量寿经下曰:等心胜心深心。智度论八曰:等心者,是于一切众生...(菩萨)译曰骨锁主,菩萨名。因明大疏一曰:商羯罗者,此云骨锁。塞缚弥者,此云主。...【阿浮诃那】 善见翻为唤入众羯磨,或名拔除罪根。母论云:清净戒生,得净解脱。...谓诸法的本性,即是真如实相,原无生灭。...指无漏业。四业之一。无漏业之性不染污,故称非黑;亦不招致有漏之善果,故称非白。(参阅“四业”1782) p3712...(名数)卢山莲宗宝鉴九谓天台智者净土群疑论云列净土之三十益:一往生佛土益,二得大法乐益,三亲近诸佛益,四游历...(物名)幡与盖也。齐书曰:禁民间华伪杂物,不得用红色为幡盖。岑参诗曰:焚香如云屯,幡盖珊珊垂。...杂生种种生物之世界。如娑婆世界,为地狱、饿鬼、畜生、人、天等五趣杂居之世界。[净土论注卷下] p6635...大佛顶首楞严咒...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佛说盂兰盆经...在美国新泽西州,有一位叫莫莉的著名科学家,劝告人们向动物学习,学习动物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学习动物们的生存智慧...问: 师父您为什么要出家? 慧律法师答: 因为要解脱,要自在,要开佛的智慧。人生短暂,如果拥有真理,那么,人生...
观察他人的缺点几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习惯,我们从来没觉得这个习惯有什么不对,而佛法为我们指出:对于凡夫来说,...
陈永寿问结局。菩萨示偈曰:节欲戒瞋,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作家法。随力婚嫁,是省事法。行善念佛,是出世法。守...
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发脾气,但是我们还是发脾气,控制不了。问题在哪里呢?我们应该要分析分析一个人为什么会发脾气...
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印光大师(18611940)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所生活的年代乃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与劫难时期...
你要知道怎样叫「念佛」。念头是真的放在「佛」,那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很多人是这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每个人都想在人生旅途中一帆风顺,比如钱财不缺、家庭和睦、健康长寿等等,但是很少有人能事事如意。很多人都相信命...
苦际
【佛学大辞典】
上篇:苦圣谛 | 下篇:苦网 |
全一卷。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本经之大意谓,人于临终之际,若能以欢喜之心(心心相续)施舍自身皮肉筋骨于一切有...
大法炬陀罗尼经
善法差别
有学
等心
商羯罗塞缚弥
阿浮诃那
无生法性
非黑非白业
净土三十益
幡盖
杂生世界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学习动物们对待生命的态度
师父您为什么要出家

看到别人的缺点,是因为自心不清净

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推荐】人为什么会发脾气,原因在哪里?

印光大师家教观之浅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