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爱欲之心,于外物浸染执着而不离也。新译仁王经中曰:“愚夫垢识,染着虚妄,为相所缚。”无量寿经下曰:“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着心。”智度论十二曰:“此六波罗蜜,能令人度悭贪等烦恼染着大海,到于彼岸。”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故事)世尊苦行之日,仅食一麻一米。麻,麻子也。智度论三十四曰:如释迦文佛,于沤楼频螺树林中,食一麻一米。诸...(杂语)法之玄妙不可说,杜其口而止也。僧肇之无名论曰: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三论玄义曰:释迦掩室净...托钵之际,挨家挨户诵经乞食,称为轩钵。乃“连钵”之对称。(参阅“连钵”4809) p4325...(植物)梵名阿输迦Aśoka,阿述迦。佛生于此树下。...(杂语)先达之有德者。慈恩传一曰:后复北游,询求先德。释签起序曰:先德既详。...又作本愿一乘、弘愿一乘、悲愿一乘。净土宗以阿弥陀佛之本愿为一佛乘之法义,而以其他一切法门皆为方便权假,称为誓...亦名:杀畜生戒犯缘、夺畜生命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五缘成犯:一、是畜生,二、作畜生想,三、有杀心,四...所谓法器,乃佛教中修道或法会时之资具,包括供具与用具。西藏密乘特色之一,即为其特重繁复之仪轨与特定之法器。其...【应习】 p1398 瑜伽八十三卷九页云:言应习者:应习近故。...又名四无所畏,无畏是教化他人的心没有惧怕。有佛四无畏与菩萨四无畏两种。...梵名 Mahā-nagna。全称摩诃诺健那。又作荼健那、诺伽那。意为露形身、露形神、露身。为裸身之大力神。大毗婆沙论卷...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园时,一日对比丘们开示:皈依具足三种功德,是哪三种功德呢?第一种是皈依佛的功德,第二种是...
他们致力于振兴佛教,在弘法生涯中不畏艰险。他们曾经影响了世界,或者改变了我们。他们转身而去,带走一段光阴、一...在明朝,有个人叫罗洪先,他特别有才华,二十多岁就高中状元。(以前中状元极不容易,比现在考上清华、北大还难。)...有一次,尊者阿难从禅修中起来,去见佛陀报告他的心得:世尊!我刚才在禅修中这样想:如果能有善知识的引导,解脱涅...
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充满着智慧与善巧方便,最终目的都是要众生成就无上佛果。在这些年来的学佛过程中,对于身边不了解...吃素有益健康,早经医学的证实,不信请看:台视隔壁的台湾疗养院,凡是送院的病人,一律要吃素。根据统计,吃素的病...
佛教以慈悲为怀,视众生平等,这其中也包括了动物。佛法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无二的,在本质上并无差别。由于因缘...
当时净影慧远为代表的诸师,对于九品往生的身分都判得很高。上品三人都认为是登地以上的菩萨才能往生;中品三人都认...
染着
【佛学大辞典】
上篇:染习 | 下篇:染爱 |
(术语)多如恒河沙数之禅定。乃地藏菩萨每日晨朝所入观众机之禅定也。玄奘记十轮经一曰:此善男子,于一一日,每晨...
一麻
杜口
轩钵
无忧树
先德
誓愿一乘
故杀畜生戒犯缘
密教法器
应习
四无畏
诺健那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皈依三宝获福无量

最值得怀念的近现代高僧们
劝君早办修行路,莫为儿孙做马牛
修行不能离开善知识

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度化母亲学佛的历程
为什么要吃素

【推荐】各种动物在佛经里的寓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