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一涅槃际,二生死际,际者界之义。视生死涅槃有别际者,小乘也。大乘则生死即涅槃,本无际畔。见华严经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何故真如名为空性?一切杂染所不行故。...【唐捐无果】 p0949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一页云:唐捐者:不能修往善趣因故。无果者:不能得彼善趣果故。...【身界】 p0675 品类足论二卷十三页云:身界云何?谓身、于触,已正当触;及彼同分。...(术语)又云无生法忍。不起者即无生也,断见惑而生空理,所谓得无生法忍也。空理者无生无起,故云无生法,又云无起...(术语)有为法皆摄于能诠之名与所诠之义。而一切有为法之名与义,为依于言语音声者,故指有为法而云言依。对于不可...(术语)又曰施无畏者,施无畏萨埵等。观音菩萨之异名。彼菩萨为众生之依怙而使不畏怖者,即是施以无畏也,故名。法...指一回。禅苑清规卷一挂搭篇(卍续一一一·四四○上):“从首座位巡堂一匝却,到圣僧前问讯。” p28...(一)一般指眇一目者;于禅林,则特指虽仅具一目而学德出类拔萃之人物。以龙古来即为我国传说中的四灵之一,极为尊贵...梵语 sajvara-?īla。三聚净戒之一。又作律仪戒、自性戒、一切菩萨戒。摄,摄尽、总摄之意。即遵守佛教制定之各种戒...厘,理之义。指虽在侍者之职而不执作其实务者。即是名誉侍者。据枯崖漫录卷上载,铁鞭韶禅师在密庵处,任不厘务侍者...(术语)为人所知之恶人。又曰恶师友。知识者乃为人所知之义,非己知事物之理之义也。法华经序品曰:众所知识,大阿...(龙藏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
齐庄公的时候,有个勇士名叫宾卑聚。 一天夜里,他梦见一个壮士,身材魁梧,头戴白色绢帽,外穿耀眼的红色麻布盛装...诸仁者!于彼远离贪欲因缘,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一者、身根不缺。 二者、口业清净。 三者、心不散乱。 四者、得...
你们听《楞严经讲义》,你们应该把这个讲义销归自心,销归自己当下这一念。七处征心,讲的什么?十番显见,义理在哪...我们的生命中,可能还是有很多众生、有很多缘并不是投我们觉悟的赞成票的,我们要面对这些缘。这些缘的出现,也是因...
印祖在一生的弘法当中,他很痛心地看到这么一个事实,就是很多修行学佛的人,他懂得很多,然而行动上跟不上。所以很...
学佛道先要将威仪礼节这些根本学好,要改变世俗的不良习惯。到了佛家,拿碗的姿势要像「龙含珠」,拿筷子要像「凤点...小雅的父亲去世一年多了,母亲还是没有从悲伤的情绪中缓过来,经常一个人对着父亲的照片、用过的东西伤心。 小雅很...佛为大医王,普治众生身心生死等病,然生死大病由心而起,故先以治心病为前导,果能依法修持,则身病即可随之而愈。...
二际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二语 | 下篇:二漏 |
为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多罗菩萨曼荼罗品中所说之曼荼罗。谓若有善女子,欲成就一切种智,乃择胜地,造四肘、八肘...
真如名为空性
唐捐无果
身界
不起法忍
言依
施无畏
一匝
独眼龙
摄律仪戒
不厘务侍者
恶知识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人争一口气
远离贪欲获十种功德

用功办道这件事,心要细,胆要大,气要刚
永远都是自己的错

念佛之人为什么要吃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