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全其天命而死者,谓之命尽死,反之而不顺天命,自杀或被杀害之横死者,谓之外缘死。昙无谶所译之大涅槃经十二,曾细别此二死曰:“命尽死者亦有三种:一者命尽非是福尽,二者福尽非是命尽,三者福命俱尽。外缘死者亦有三种:一者非分自害死,二者横为他死,三者俱死。”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身识自性】 p0677 瑜伽一卷八页云:云何身识自性?谓依身、了别触。...密教五佛之身色。又称五佛色。五佛指大日、宝幢(或阿閦)、开敷华(或宝生)、无量寿(阿弥陀)、天鼓雷音(或释迦...契合于佛所说的教法。...云何智者于处非处善巧?佛言。智者于处非处。如实知见是处非处善巧。谓如实知。无处无容身语意恶行。感可爱可乐可欣...“但中”之对称。天台宗作空、假、中三谛之说,以双遮双照为中道之实义,其中,观即空、即假、即中,即三观圆融,于...无尽的莲花藏世界。十是表示满数和无尽的意思。...(术语)三重之曼荼罗,从中胎八叶之大悲而生,故有此称。大日经一曰:胎藏正均等,藏中造一切悲生曼荼罗。...五代后梁末帝(朱瑱)时之礼部员外郎。生卒年、本籍等皆不详。龙德元年(921)三月,列表上奏管理僧尼条例,计有四...(名数)财施,法施也。...【粗细眞实】 p1473 辩中边论中卷四页云:麁细真实、谓世俗胜义谛。云何此依根本真实?颂曰:应知世俗谛、差别有三...缘事菩提心和缘理菩提心。缘事菩提心是以四弘誓愿为体,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金光明最胜王经...(印光大师校印本)...
印祖说他刚出家的时候,在做照客的时候,不是六月初六要晒经嘛,在晒经的时候他就得到了一本残本的《龙舒净土文》,...
贫穷之人是由于多生多劫没有种植善因,所以今生穷苦潦倒、饥寒交迫。大家都很害怕贫穷,这固然是人生当中的困境、逆...
修行要远离粗言,粗言就是粗恶的语言,包括妄语、绮语、恶口、两舌四种口业。要远离粗言,不能去说,因为既害人又害...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生活贫困的人,但是,也有贫中之富的人。 当时,有一户人家是属于贫中之贫的人,他们的生活向...问:要忏悔业障的话,不知是持咒快?灭定业真言快?金刚萨埵心快?还是念佛快? 答:都不快! 怎么样才快? 快的不...
为什么我们要念地藏菩萨圣号?我们学《地藏菩萨本愿经》的目的就是要修地藏法门。 修地藏法门有很多的方法,称念地...如果生活是海,那么欲望如潮。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欲望,就像大海不能不涨潮一样,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假如世人都没...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我们这次的主题,就是有关《楞严经》在我们日常修行上的应用。在讲...
二种死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二种性 | 下篇:二种常 |
又作不空真如。“空如来藏”之对称。如来藏离脱一切烦恼,称为空如来藏;如来藏具足恒沙不思议佛法,与之不离、不脱...
身识自性
五如来色
如法
智者于处非处善巧
不但中
十莲华藏世界
悲生曼荼罗
李枢
二种施
粗细眞实
二种菩提心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祖念佛治眼疾

饥寒困苦爱易除,义无反顾往极乐

修行要「远离粗言,修习善语」
放下内心的毒箭
梦参老和尚:哪一个法门忏悔业障快?

地藏法门的殊胜和重要性
欲望适度则为利,过度则为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