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释迦既卒,弟子阿难等焚其身,有骨子如五色珠,光莹坚固,名曰舍利子,因造塔以藏之。见释氏要览注。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断烦恼欲】 p1416 瑜伽十七卷六页云:云何断烦恼欲?谓彼既出家已;为令欲贪,无余断故;往趣旷野山林,安居边际...【离虚诳语】 p1426 法蕴足论一卷十六页云:言虚诳者,谓事不实名虚。想等不实名诳。是名虚诳。虚诳语者:以贪瞋痴...如来的别名,即乘真如之道去成正觉的意思。...(术语)禅林之语。单者半单也。无晚参时,鸣放参钟三下,其时展半单,后遂谓放参钟为展单。...【尼楼陀】 或娑陀,晋言灭。法界次第云:灭以灭无为义,结业既尽,则无生死之患累,故名为灭。...原是佛教徒忏悔罪愆的仪则和行法。起于东晋道安、慧远、宋、齐、梁、陈亦颇流行,特别是梁、陈之际,忏法繁兴。梁武...(人名)佛在世时诸比丘闻佛之不净观不堪厌离,雇鹿杖梵志令杀已云。四分律曰:佛在婆求园令诸比丘,修不净观,诸比...有依行是有可以依凭的行业的意思,轮是摧破的意思,合起来说,就是众生可以依凭这十种的行业去修习菩提,最终能够摧...(名数)五戒一一各有五神。护持五戒者。见灌顶经一。...(行事)释放羁禁之生物也。列子说符篇曰:邯郸民正旦献鸠于赵简子。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亦名:波药致、波罗夜质胝柯、应功用、应对治、能烧热、单提、单堕、堕、波罗逸尼柯部、波质胝柯 子题:烧煮覆障地...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
世事虚幻,人命无常,当护其眼界,劲其神虑,苦其身毋坠宴安鸩毒坑,策其志毋循将就,苟且涂辙,汰奢窒欲,积行存诚...
利行者,乃菩萨行利生之道也。 大凡悟道之人称菩萨,未悟道之人,所行之行与菩萨行相同,亦称菩萨。前之喜舍,以财...一日,佛陀带了迦叶尊者与阿难尊者两位侍者一同行脚,近中午时分,一行人感到有些口渴,便在路边的大树下休息。佛陀...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若恶业多厚者...
宋朝的草庵禅师是一位禅宗的大德,同时也是弘扬净土的。在草庵禅师《念佛诀》一文中,把念佛跟念死的关系解释得非常...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这个地方正式所摄受的还是加行位,但是古...
「是知念佛一法, 乃上圣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 我们知道念佛的这...
问: 在科技发达的传媒时代,佛教的杂志五花八门,身为一个佛弟子应该如何选择才不会被误导?或者应该不要看杂志?...
舍利子
【佛学大辞典】
上篇:舍利代用品 | 下篇:舍利弗本地 |
凡夫总相,即是生死。圣者之相,即是涅槃。涅槃非相,即就生死,说不生死,是涅槃相。...
断烦恼欲
离虚诳语
如去
展单
尼楼陀
忏法
鹿杖梵志
十种有依行轮
五戒二十五神
放生
波逸提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不曾彻见生死之苦

菩萨行利生之道
阿难化瓜

修行前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念佛窍诀仅一个字

【推荐】每一句佛号都产生一种不退转的力量

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