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经云:南无佛,南无法,南无比丘僧,南无舍利弗,大目犍连比丘,南无觉意名闻(舍卫国之译名)边北方犍陀摩诃延山,彼有虫名羞吼无,在某牙齿中止,今当遣使者无敢餐某牙及牙中牙根牙边,虫不即下器中,头破作七分,如鸠罗勒蚁梵天劝此咒,南无佛使我所咒皆从如愿。是为经之全文,而不说咒。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修法)虚空藏之修法。即以不空译之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为所依,通修福德智慧音声之法也。...佛教本无命运之词,而仅有宿业之说法。宿,指过去。业,分为身业(身体之行为)、口业(言词)、意业(心所想之事)...清净的观法,如净土之十六观是。...玄奘,俗姓陈,本名袆,河南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县南境)人。他的曾祖、祖父都是官僚,到了他父亲陈惠,便潜心儒...依狂惑之因可分贪狂、药狂、咒狂、本业缘狂等四种。(一)贪狂,以贪欲之心炽盛以致失本心而狂。(二)药狂,以服药中毒...(譬喻)心中有疑而不解,譬于冰,谓之心冰。因明大疏上本曰:嗟去圣之弥远,慨心冰之未释。...有情众生之身心为六大假和合而成,无实如幻,有漏而不净,故称幻垢。圆觉经(大一七·九一四下):“善男子!当知身...(术语)唱佛名也。归元直指下说称佛之功德。...一佛所化度的国土。一佛土的范围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相等于一个银河系。...(杂语)谓色身之相貌现于外而可见者。华严经一曰:无边色相,圆满光明。...谓以金属薄片护裹腹部;系佛世时一憍慢外道之故事。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六载,佛陀在世时,有一憍慢之萨遮祇尼犍子外道...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素食对动物是一种慈善 今天的肉、牛奶和奶制品都已经不是常人在教科书里读到的样子了。现在的牛,不是自在的驮着牛...诸位同学: 九月十七号郭士范同学要我来跟大家谈一谈修行的方法,那么我是告诉郭同学,因为台大刚开学没有多久,一...
【远离三有,如鸟出笼】 。这个比喻得很好!鸟,表示我们的心,出笼就是解脱了,不为物累,不会被假相所束缚,这个...第六意识在受用外境时,包括了受用跟想像,也就是受用果报以及产生很多善恶的想像。我们这一念心,可能会随顺妄想,...
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要问一个问题:到底修行是要去分别,还是不分别,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这个事情应该这样解释...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观自在者,是菩萨之名。 般若波罗密多者,乃法门之名也。 般...
今天我们简单地说一说开悟与不开悟的问题。到禅堂里打坐参禅,毫无疑问,都是发了愿,要打破生命的疑团、明心见性,...这是一个崇尚炒作的浮躁时代。为了名和利的最大化,大家都在挖空心思,寻找机会,狠狠地炒一把,最好是能在一夜之间...
咒齿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咒誓 | 下篇:咒愿 |
(名数)即百论所说之三仙也。止观十上举此三外道而判宗计:一迦毗罗外道,计因中有果。二沤楼僧佉外道,计因中无果...
虚空藏法
命运
净观
玄奘(600—664)
四种狂惑
心冰
幻垢
称佛
一佛土
色相
鍱腹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肇论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素食是一种绿色慈善
慧律法师《佛教心理学》

远离三有,如鸟出笼
为什么有人活得快乐,有人活得痛苦

修行是要分别,还是不分别

梅光羲居士《心经》浅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