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谓现当二世之利益也。真宗说正定与灭度之二益。谓前者为现益,以信之一念入正完聚之位,受现生十种之益,后者为当益,命终后往生净土,开灭度之证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菩萨)住于胎藏界曼陀罗第一苏悉地院之忿怒尊名。有大火炎髻,身色青黑,有四手。见秘藏记下,曼陀罗大钞五。...指菩提达磨面壁九年之故事。又作达磨面壁九年、九年面壁。据祖庭事苑卷三载,达磨寓止嵩山少林寺时,面壁凝坐,终日...(术语)开悟之士。又以法开导之士。菩萨之德名。玄应音义四曰:开士,谓以法开导之士也。梵云扶萨,又作扶薛,或言...(术语)有二种:一、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此二者即观想念佛),或一心称佛名(称名念佛),修行法...【五事系不系分别】 p0283 瑜伽七十二卷十四页云:问:如是五事,几欲界系?几色界系?几无色界系?几不系?答:欲...(人名)Vaidehīputra,韦提希子。阿阇世王之别称。...虽是一极小之微尘,然如开启智眼以观时,则知其中包含着全宇宙(法界),此称一尘法界。有如西谚所谓“一粒沙中见世...(物名)导师所敷之坐具名。以绀与白之组丝垂左右。是取如来成道时受吉祥草敷金刚座之故事。无量寿经上曰:哀受施草...【诸行过患】 p1347 瑜伽八十五卷十三页云:又观察诸行,是无常苦变坏之法;是名于彼过患。又此过患,极为广大。如...位于浙江鄞县东。略称育王山。旧称鄮山。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一说三年,或泰始元年),慧达(俗名刘萨诃)至鄮...【能伏道】 p0892 成唯识论十卷四页云:一、能伏道。谓伏二障随眠势力,令不引起二障现行。此通有漏无漏二道,...(嘉兴藏流通本)...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人生一世,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将会是与众不同,做个真诚善良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别人真不真诚,善不善良你不...
舍利佛,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佛说阿弥陀经》 发愿,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要劝勉发愿...财富是什么?我们如何获取?如何使用? 一般讲到财富,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房子、车子、存款等物质上的东西,实际上...
我一生看过许许多多纷纷扰扰的事情。这么多年轻人死了,许多同年纪的人死了,这么多老年人死了;许多居高位的人沦落...在我国,人们有冬令进补的习惯。所谓:冬天进补,上山打虎。但是冬令进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宋朝的江西从悦禅师参访云盖守智禅师的时候,对谈不到几句,云盖守智禅师就批评他道: 看你虽然是长沙道吾山的首座...
五戒即五常,不杀即仁,不盗即义,不邪淫即礼,不妄言即信,不饮酒即智。所以在天为五星,在地为五岳,在时为五行,...知归子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便属后世,一念差错,便堕轮回。小子屡蒙开诲念佛往生之诀,其理甚明;又...
二益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二师 | 下篇:二修 |
为五欲之一。因心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境,而生起五种情欲,称为五欲。其中,声欲即以娇媚妖词、淫声染语、...
一髻罗刹王菩萨
面壁九年
开士
念佛三昧
五事系不系分别
吠题呬弗怛罗
一尘法界
草座
诸行过患
阿育王山
能伏道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让善良的心与生命同在

净土法门修行关键--发愿
如何获取使用财富

世间的一切成就都是无常的
素食进补不妨一试
以貌取人,人间的通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