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Aśvaka,译曰苏息处。见大日经疏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宝天,梵名 Ratnadeva,音译勒那提婆。为佛陀弟子之一。据贤愚经宝天因缘品第十一载,宝天原系舍卫国一长者之子,出...佛教的唯识学,把一心分为八个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兹列表说明如右:...(1878~1953)我国近代僧。福建古田人,俗姓吴。法名宏悟,号韬光,以字行。生于清光绪四年。幼失怙恃,十九岁至鼓...指本性(或实性)之海,以此比喻真如之理性深广如海。又称果海。乃如来法身之境。如大唐西域记序有(大五一·八六七...(术语)佛者之尊崇佛,如世人之于天,故云佛天,佛即天也。【又】佛与天神也。...(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说恃善生慢,反为非法。是中阿含真人经之别译。...(术语)有为法其外相虽有种种差别,然其内情为一、如波之姿虽异,而其水性则一、故云无差别。...亦名:淫戒释名 子题:不净行戒、非梵行、淫戒、戒淫、淫行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一、引相传解)(一、释不净行...即神通或业通等不可思议之力用。佛菩萨及外道仙人所得称神通,有五通、六通之别;鬼神、狐狸等所得为业通,由业力所...临济宗之优秀禅僧所具之七种自在力。即:(一)杀人刀,能斩断学人所具有之一切。(二)活人剑,使学人所具之一切活现之...(1120~1188)宋代临济宗僧。浙江天台人,俗姓卢。号混源。十二岁出家,师事资福道荣。十六岁受具足戒,习天台宗教...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为何有些人行善后不觉得有善报?这可能有下列几个因素: (1)此人可能业障很重。因此所做的一些布施与过去的业障...
我们看第三段的烦恼浊。烦恼浊是由想阴引生的。想的意思就是于境取相,施设名言。我们的心跟莲花的境接触的时候,本...
《禅宗永嘉集》奢摩他颂第四中记载: 复次初修心人。入门之后。须识五念。一故起。二串习。三接续。四别生。五即静...
我们现在有念。有念是迷了,无明迷了,谓心为念,念即是心。咱们起念动念,说心里起念头,这个念头就是心。我们现在...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 这个地方是说明我们修行人经过一生的修行,我们到临命终时候有两个差别的果报...
世间人为什么会有苦恼?因为他们不知道应该把心放在什么地方,于是就用这颗心去寻找所谓可以依赖,并能给自己带来快...
信众:请问师父,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的区别是什么?在净土法门如何去理解? 大安法师:这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
三十年前,我还是慈孝寺的沙弥,那时,洗碗可不是件惬意的工作。在结夏安居时,所有比丘都回到了寺院,有时甚至有逾...
阿湿缚婆
【佛学大辞典】
上篇:阿湿婆恃 | 下篇:阿湿毗你 |
新罗僧。又作黑胡子。据海东高僧传卷一阿道传载,新罗讷祇王(417~458 在位)时,墨胡子自高句丽来到一善郡(庆尚...
宝天比丘
八识
圆瑛
性海
佛天
是法非法经
无差别
大淫戒释名
通力
济宗七事随身
昙密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圆因法师:行善后为何得不到善报

烦恼太重,是你想太多了

禅修中的五种念头

刚死亡时的感知是什么样的

心识主宰着业力的方向

这种爱看上去是乐,实际导致的是苦

净土法门如何理解「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