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Āryasena,大众部之僧名。译曰圣军。见慈恩传四。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诸法分色聚,心聚,非色非心聚之三聚,非色非心聚谓为非二聚。成实论之法相也。...新发求取菩提之意的人。...(术语)又名中间三昧,中间静虑,中间禅。大梵天王所得之禅定也。色界,无色界通有八地,每一地各有近分定与根本定...(杂语)译言食邑。德者之尊称。唯识述记四本曰:有大名居士,德重智高,芳振一时,英流八表。时人不敢斥其尊号,号...(术语)二足之一。足为进修之义,修施等福德之行,而庄严应身之相好,名为福足。...1、见行和爱行。见行是见思二惑中的见惑;爱行就是思惑。涅槃经说:人有二种:一者见行,二者爱行。见行之人多修慈...(杂语)一见而分铢两之微,言人之机敏也。碧岩第一则垂示曰:举一明三,目机铢两。方语曰:一见即知轻重。...何等寂静无记?谓色无色界诸烦恼等,由奢摩他所藏伏故。...五念门之一。净土门以忆念观察阿弥陀佛及其净土,成就自利利他之功德,立五种修行门,其中之观察门即谓以智慧观察净...【五事异熟非异熟分别】 p0287 瑜伽七十二卷十三页云:问:如是五事,几是异熟?几非异熟?答:相、通二种。名、非...(故事)此王一生积功德,皆以临终之一念起瞋恚,遂堕于蛇道。见杂譬喻经。...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诸欲求时苦,得之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 大智度论卷17.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此偈是说,欲望并不能带来...
不是说我们观了无常观、观了因缘观就能够放下,但至少比较淡薄。一个人,只要你内心过得去,你能够跟自己沟通,做起...
普佛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1、炫耀什么,缺少什么;掩饰什么,自卑什么。所谓正常人,只是自我防御比较好的人。真正的心理健康,是不设防而又...
本文是万如法师出家前的亲身经历,选自福建莆田广化寺印行的《入佛因缘》一书。万如法师,1956年出生于平阳敖江镇,...
我们的五根、六尘种种的色法,其实是一念的心所相续变现、相续转生的,不是离心别有的。我们凡夫的颠倒,开展出来有...一、要发心培福,有机会就培福,如去庙上带支好香供养诸佛,从点点滴滴布施做起。 二、要随作随了不要贪著。 三、不...
阿弥陀佛,请放掌。我们简单讲几句话,因为待会不能过午,十二点之前要吃饭,尊重佛制。 我们今天受了三皈五戒,跟...
阿梨斯那
【佛学大辞典】
上篇:阿梨宜 | 下篇:阿梨耶伐摩 |
行事的相状。行相有粗有细,如前六识的行相粗而易知,第八识的行相细而难明。...
非二聚
新发意
中间定
抱跋迦
福足
二行
目机铢两
寂静无记
观察门
五事异熟非异熟分别
阿耆达王堕蛇道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圣严法师:欲望得失

不要觉得人生亏欠了我们

寺院普佛有何含义
十句蕴含大智慧的话

持诵观音两度复明,感念佛恩遁入空门

最严重的颠倒就是「常见」
果公上人语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