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的相状。行相有粗有细,如前六识的行相粗而易知,第八识的行相细而难明。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禅林用语。乃带有讥讽意味之用语,意指你们看看这个不明宗旨之人。你,指会下之大众。者,与“这”字同。瞎汉,指不...乃日本台密之说。即以密教为中心之佛教教义批判分类法。我国天台宗智顗大师依释尊教说之年代分为五时,而由教说之内...(术语)Avaivart,又作阿毗跋致,或作阿惟越致,译曰不退转。不退转成佛进路之义。是菩萨阶位之名。经一大阿僧祇劫...【远离圆满】 p1257 瑜伽三十卷八页云:云何远离圆满?谓有二种。一、身远离,二、心远离。身远离者:谓不与在家及...【烦恼寂静】 p1193 瑜伽五十卷二十一页云:云何烦恼寂静?谓阿罗汉苾刍、贪欲永断,瞋恚永断,愚痴永断,一切烦恼...(人名)梵僧名。译曰极量,中印度人,唐神龙元年,在广州之制旨道场译首楞严经十卷。见宋高僧传二。梵Paramiti(P...【善巧真实】 p1141 辩中边论中卷六页云:善巧真实、谓为对治十我见故;说有十种。云何于蕴等起十我见耶?颂曰:于...【解脱论】 p1235 集异门论十二卷十一页云:解脱论者:谓此正论、能正显了邪解脱过患,正解脱功德;故名解脱论。...指比丘众能着用之十种衣服。从形状区别,称为三衣或五衣;从质料区分,称为十种衣。即:(一)拘舍衣(梵 kau?a),又...又作瑜伽最上乘。真言密乘之美称。密教系以瑜伽为宗之教,自称为诸教中之最上者,故称为瑜伽上乘。 p5529...(物名)沙门得一法,建幡告远,曰刹竿。故寺中恒有之。南唐近事曰:冯撰一夕梦登崇孝寺幡刹顶高处打方响。...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
这古来有很多人哪,看着好像他这什么也不知道,后来还是弘扬佛法了。太白顶西边有一个虎山,那是白一马寺德老和尚出...一、要信得心、佛和众生都没有差别,我是没有修成的佛,弥陀是已修成的佛,觉性(心)是没有两样的。我现在虽昏迷颠倒...对现代人来说,贪欲贯穿着一生,大量的时间都花在满足这种占有外物的欲望上,正是为了满足这些层出不穷的贪欲,人们...问: 什么是忏悔?为什么要忏悔业障? 大安法师答: 忏悔两个字是梵文和中文的组合:忏是忏摩,就是陈述发露自己犯...
昔日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州曰:还可趣向也无?泉曰:拟向即乖。州曰:不拟争知是道?泉曰:道...
我们讲到了四圣谛。那么四圣谛从净土宗正念的角度来说,我们选择两个法是必修的: 一个是思惟苦谛。我们要把娑婆世...宣统三年在上海静安寺成立佛教总会 今承众位居士邀请略谈佛学。论到此事。老衲抱愧万分。盖缘自己毫无实行。虽然浮...
随着时代的进步,佛法作为一种人生的最高智慧,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公众的认同,学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件值得庆...
行相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行业 | 下篇:行策 |
亦名:大众食时应作四相、常住食时应作四相 子题:四相、盗僧祇、僧祇食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萨婆多云,僧祇食时...
你看者瞎汉
五时五教
阿鞞跋致
远离圆满
烦恼寂静
般剌蜜帝
善巧真实
解脱论
十种衣
瑜伽上乘
幡刹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吉祥经

这些旁人眼中的傻子其实都是高僧
截流大师:念佛必须具备真实信心
把人身用在满足贪欲、积聚财富上,实在是太不值
为什么要忏悔业障

识得平常心,一切处都是道

思惟苦谛与调伏爱取是净土宗的必修
虚云和尚法汇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