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具名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一卷,失译。天尊为佛之尊号,是汇集教训的譬喻者。百譬喻经之类,冠以阿育王三字者,因其初之一喻关于王之事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不用之机缘作略。临济录曰:皆是上他古人闲机境。...据唐译华严经卷八十所载,善财童子于普贤苦萨处得十四等而入法界。十四等为:(一)普贤之圆因等,(二)诸佛之果满等,...【显识论】 陈代真谛译,一卷,内容阐明三界唯识之义,谓识有二种,一曰显识,一曰分别识。并阐述一切三界唯识之论...(1592~1665)李氏朝鲜时代僧。京畿通津人,俗姓柳。号枫潭。十六岁随妙香山性淳出家受戒,参学天冠山圆澈。后还妙...亦名:自恣日 子题:依闰安居七月十五日自恣、不依闰数满九十日自恣、因诤增减自恣、诤事增减自恣、增减自恣、修道...为“异熟习气”之对称。又作名言习气、名言种子。即瑜伽行派与法相宗所说,由“七转识”之善、恶、无记等三性为同类...【菩萨初中后际世俗智】 p1133 瑜伽六十九卷十七页云:复次诸菩萨初中后际世俗智者:谓从胜解行地、乃至到究竟地、...谓从善士。闻正法已。内自庆慰。欢喜踊跃。奇哉世尊。能说如是深妙正法。佛所说苦。实为真苦。佛所说集。实为真集。...(名数)四智印也,于金刚界五智如来中除大日如来之法界体性智,谓其余阿閦如来之大圆镜智,宝生如来之平等性智,无...【法无差别真如】 修唯识行,第四修习位的十真如之一。这是第七地断细相现行障所证,此真如虽多教法,安立胜义法界...【所知障麤重】 p0741 杂集论十卷十四页云:所知障麤重者:谓一切智性所治。...大悲咒修持仪轨...楞严咒注音版...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
昨天有一位出家人问我在忙什么。我说这段时间,上午忙的给同学上小课座谈;中午该接待接待,主要是学生的这块儿;下...
某某师!要是有人,你在那讲经说法,或者你在放蒙山、结手印,他啪嚓啪嚓啪嚓!都给你照相,你在那坐着,心里感不感...
第一讲 学三皈依 诸位道友!时间过得很快,我离开这里已经整整两年了,我是一九九三年五月二十号离开,今天则是一九...
人之一生成败,皆在年幼时栽培与因循所致。汝已成童,宜知好歹,万不可学时派。当学孝,学弟,学忠厚诚实。当此轻年...
《临终三要》,这个是印光大师很重要的开示:第一个,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第二个,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第三个...
一、初露神异 觉贤,梵语佛驮跋陀罗,古印度迦维罗卫国(今尼泊尔)人,释迦族,在少年时就以禅定和戒律的成就而闻...
《地藏经》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是大乘佛教一部重要的经典,也是现代佛门中流传最广,修学人数最多的...待人处世的过程中,坚持原则本来是正常的, 问题是:你所坚持的究竟是原则?还是自己的偏见? 如果对任何事都坚持自...
阿育王譬喻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阿育王传 | 下篇:阿育王息坏目因缘经 |
僧为表示其自身之愿望,或自身悟道之机缘,或以所居之地名、所住之庵堂,或徒孙辈为避免直呼祖师辈名号之讳,遂另取...
闲机境
十四等
显识论
义谌
自恣时节
等流习气
菩萨初中后际世俗智
如理作意
四印
法无差别真如
所知障麤重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能在动中修,这更是功夫

遇到这种情况,心里是否感觉很风光

梦参老和尚讲《修行》

印祖对青少年的教诲

《临终三要》的重要开示

佛驮跋陀罗尊者画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