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取为烦恼之异名,由烦恼而生蕴,由五蕴而生烦恼,故曰取蕴。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恚触】 p0939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九卷四页云:云何恚触?答:瞋相应触。卽五所断、六识身俱、瞋相应触。...(术语)Apattivyutthānaṁ,又作阿浮诃那,除比丘犯罪之作法名。比丘尼钞下上曰:阿浮呵那,此翻出罪羯磨,见论名...禅林中,师家接化学人时,立于“向下门”(即第二义门),亲亲切切,殷殷恳恳,加以指导,一如父母垂下双手抚爱幼儿...(衣服)薜萝之服,喻僧衣之陋劣也。...行事钞·钵器制听篇:“增一,作房施僧,名招提僧施。四分,檀越为比丘作堂,如王住殿,一切所须并开受。”资持记释...(术语)十八空之一。言亡虑绝之空也。万有之真相,亦非有,又非如吾人思惟之空,超于言语思虑之外,假名为空也。谓...亦名:受取钱宝法 子题:不净物、净不净物、净语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僧祇云,不净物者,金银钱,不得触故。余宝...心意获得满足而生快乐。...【诸识得名随根非境】 p1356 俱舍论二卷二十一页云:何缘色等,正是所识;而名眼识,乃至意识,不名色识,乃至法识...五明中之前四明为外明,第五明为内明,五明兼备,谓之兼明。...【正等觉无畏】 p0502 杂集论十四卷五页云:正等觉无畏者:谓依止静虑,由自利门、于一切种所知境界正等觉,自称德...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
《维摩诘经》当中说:心净则国土净。往生净土需要以清净的业来感召,所谓清净的业就是对往生净土有清净的信心、清净...人是不可以离开群体而单独生存的,既然要和其他人打交道,就难免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顺缘更多的是逆缘,因为每个...
佛教从它诞生起就给人一种超然于世的感觉好像它只以解决个人生死问题为已任,至于社会生产、国家事务等社会职责,都...
传票一:破坏雨林的帮凶。 雨林是一条3000英里宽的绿带,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雨林是世界山大约50%的植物和动物不可...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凤凰直播,凤凰佛教风直播《师父来了》第五十九期,本期我们请到的嘉宾是中国佛...
问: 我们都说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然后一定要相信阿弥陀佛,他有这个本事,有这个能力来帮助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光阴过的很快,今天是第二个七的第二天了。光阴无情,我们功夫应当稍有进步了,心底上也应有所变化,有点进步,还要...什么叫做修行?现在说在家众三点: 第一,要守我们的本分;第二,一定要深信因果;第三,要老实念佛,印光大师有开...
取蕴
【佛学大辞典】
上篇:取结 | 下篇:弩达啰洒 |
【发光地】 修唯识行,于第四修习位中十地的第三位。此位菩萨,成就胜定,及殊妙教四种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如《...
恚触
阿浮呵那
垂手
薜服
招提僧施
不可得空
钱宝受取法
意乐
诸识得名随根非境
内外兼明
正等觉无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想往生的人,是否需要戒掉手机和电脑
如何对待「看不顺眼」的人

佛教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的探讨

给人类肉类工业的十大传票

观世音菩萨真能有求必应吗

临终提不起正念,阿弥陀佛能把我救走吗
